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歌唱声音的自动标注是基于内容的音乐分析和检索领域的基础问题。该文在统计分析汉语歌唱声音声韵母时长和音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声乐自动标注模型。该模型将信号处理、语音学和音乐知识结合,通过韵母-乐谱音高对齐和基于声母时长分布的边界优化算法实现了高精度的音符切分。音高提取算法在移调检测的基础上,通过限定基音周期搜索范围的策略克服了信号频谱中半频/倍频点的干扰。结合音乐教学实践,通过检测音符内部最稳定音高成分、估计演唱速率和归一化音符时长的方法提取歌唱声音的音高、节奏和时长信息,并基于这3个客观物理量提出了一个视唱评价方法。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地标注歌唱声音中的音符边界(平均误差26ms)和音高(平均误差0.23半音)。  相似文献   
2.
借助纳米颗粒的高比表面积特性,将纳米二氧化硅通过化学接枝方法修饰玻璃纤维表面,制备玻璃纤维/聚丙烯(PP)热塑复合材料。通过SEM表征纳米二氧化硅在玻璃纤维表面的分布形态,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在纤维表面分散良好;通过界面剪切强度测试(IFSS)和界面断裂韧性测试(GⅡC)表征复合材料界面的静态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与界面断裂韧性同时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DMA)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动态测试下的综合界面结合性能均得到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采用薄膜叠压法制备玻纤布增强高黏度聚丙烯热塑复合材料,研究了高黏度聚丙烯熔体浸渍玻璃纤维布过程。通过旋转流变测试分析,可知高黏度聚丙烯树脂熔体在浸渍过程中表现为非牛顿流体特性。以达西定律为理论基础,结合材料物性参数和工艺参数,推导了非牛顿流体浸渍玻璃纤维布的浸渍模型。在不同的浸渍压力与存留时间条件下对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利用建立的浸渍模型分析了浸渍工艺对复合材料浸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升高温度和提高压力等途径可减小浸渍时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通过对树脂熔体黏度、预浸料浸渍程度和纤维断裂率、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别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增韧剂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和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含量的提高,两种增韧剂均能够使长玻璃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大,树脂与纤维界面的结合程度提升,其中POE-g-GMA的增韧及界面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统计年鉴中竣工面积统计数据差异较大的问题,结合统计年鉴中关于城市用地需求和社会发展水平等相关数据,运用加权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数据源民用建筑的竣工面积统计值,并对数据源进行分析与确认。针对全国及分省只有累积拆除面积数据以及缺失逐年拆除面积统计值的问题,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城市用地需求和社会发展水平等相关数据,建立约束回归分析模型,提出分省逐年拆除面积计算方法,估算拆除面积和拆除率。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我国近20年建筑规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浸渍工艺和自行设计的弯曲流道浸渍模具,对长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熔融浸渍过程中的纤维断裂进行研究,建立了纤维断裂数学模型,并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实验,采用模型模拟了模具结构对纤维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区高度差和接触区数目对纤维断裂影响显著,其次为模具的圆角半径和弯曲角度;通过减少接触区高度差以及接触区数目可有效降低纤维断裂率,提高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