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pH=7.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研究了稀土离子铕与胆红素在汞电极上作用的电化学行为。首次发现胆红素可以通过构型的转变与铕离子形成1∶1的非电活性配合物,配合物的形成又促进了胆红素的氧化,该氧化产物在汞电极上于-0.65V处产生一不可逆吸附还原波。  相似文献   
2.
3.
用电化学和光谱方法在p H= 75 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中,研究了胆红素与镧系离子由轻稀土 La3 + 离子到重稀土 Yb3 + 离子的作用机理,并同胆红素与铜离子的作用进行对比发现,镧系稀土离子从 La3 + 到 Yb3 + 与胆红素的配位能力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和原子半径的减小稍有不同,但均形成1∶1 立体结构的配合物,与 Cu2 + 离子和胆红素形成1∶1 平面结构的配合物不同,且该类配合物在所研究的电位窗口- 0 .4 ~- 1 .6 V 内,表现为非电活性。同时配合物的形成又促进了胆红素的氧化,最终氧化产物为稀土胆汁红紫素配合物。该氧化产物在滴汞电极上于- 0 .65 V(vs . Ag/ Ag Cl) 处产生- 2e 不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