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长白山北坡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长白山北坡1997—2012年间5种植物和4种动物的春季物候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动、植物的春季物候期表现出不同的年际波动和变化趋势,其中山杨花期和蝶类初见时间显著提前.(2)1997—2012年,不同动、植物物候发生所需0℃以上积温不尽相同,观测的植物中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最高((358±104)℃)、杞柳(Salix liugencii)最低((9±7)℃).  相似文献   
2.
3.
2015—2019年,对中华秋沙鸭繁殖流域的头道白河、二道白河、五道白河、古洞河、漫江的鱼类进行调查统计,为长白山中华秋沙鸭繁殖流域渔业资源管理、种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显示:中华秋沙鸭繁殖流域河流共有鱼类13种,隶属5目8科,其中,鲤形目7种、鲑形目2种、鲶形目2种,鲉形目、七鳃鳗目各有1种.古洞河有鱼类11种,...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长白山鸟类志》出版后,对长白山鸟类种数变化情况一直未再进行统计.通过文献查阅,全面总结了近30余a长白山鸟类新纪录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现行分类系统重新梳理长白山鸟类组成.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在长白山被先后记载或报道的鸟类新纪录达35种;长白山鸟类由原277种另11亚种,隶属18目48科,修订为313种另10亚种,隶属20目60科.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区道路建设对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等两栖类动物繁殖生境产生不利影响。2021—2022年,以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区公路两侧50 m内分布的45个繁殖池及其周边环境为研究对象,依据两栖类生活史,调查两栖类繁殖池溶氧量、水位变化及两栖类动物道路致死量,在总体掌握路域两栖类动物繁殖地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将环长白山区公路路域两栖类动物退化生境分为枯枝落叶堆积水域、水位下降区域、两栖类动物公路致死区域3种类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改善路域两栖类动物产卵环境,减少两栖类动物道路致死和保持两栖类动物种群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