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现代教育工程列入重要的工程之一。同时,三次全教会把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信息化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如今,从教育媒体技术到教育信息技术本该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最近我们对106所中小学进行的关于电化教  相似文献   
2.
浅析电化教学在中小学教育转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素质教育的特点,分析论述了电化教学在中小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需要注意解决好教师及教学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在该手稿中,青年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产生异化劳动的资本主义制度予以无情的批判。但是,由于该手稿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研究成果,也明显带有一定程度的历史局限性。今天,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有一定启示,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应尽量消除包括异化劳动在内的异化现象;现阶段可以合理利用异化劳动的可供利用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入手,通过辨析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梳理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论述了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以及从电化教育到现代教育技术转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教师必须具备进行电化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电化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只有合理的使用电教媒体,端正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只有恰当的运用电教媒体,才是电教课取得成功的纽带和桥梁,这样才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如何转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传统观念、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基本问题;站在信息化社会的高度,以全新的观念和视角审视教育技术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用最新的信息手段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使我国的教育早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写作、批改和评讲是作文教学三大环节。传统作文教学只让学生参与其一,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本文试图建立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果渣固体发酵生产黄腐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由苹果渣发酵制取黄腐酸。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连续二次固体发酵工艺。结果发酵的最佳物料比为果渣:豆饼:麸皮=50:4:3(质量比),含水量为20%(质量分数);发酵最佳工艺为先接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各2.5%(孢子液/固料,质量分数),28℃,发酵12d,灭菌;再接假丝酵母、酿造酵母、枯草杆菌和棒杆菌各2.5%(孢子液/固料,质量分数),32℃,发酵12d,黄腐酸得率为42.2%。结论苹果渣固体发酵制取黄腐酸是一条可行、经济和快速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力军,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我院作为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这也是我院办学的根本宗旨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如何提高师范毕业生教学能力的问题,成为学院的一大课题。多年来,全院上下大胆探索,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工作。例如:注重学生“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学实习环节;加强“三字一话”(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的训练、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试讲活动等等。但是,从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这一难题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师范院校多年来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理论和方法。如何提高师范毕业生教学能力的问题,仍然是我院师范教育的一大课题。1987年,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获得了“世界银行在职中学教师培训项目”贷款,购置了大量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其中包括微格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