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本文以实验室和现场实践的数据为基础,观察了 Mo 含量为 17~29% 的 Ni-Mo 合金组织结构(α+β)中,β相实际上是处于量少而且细小的存在状态;指出了热处理对 Ni-Mo 22合金膨胀系数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是不敏感的,并且与β相有关;分析了热处理对合金硬度有显著影响的本质是β相的弥散硬化作用结果。认为膨胀合金中的第二相并非都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适宜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改良方案,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了河沙与有机肥单施及二者耦合作用对盐碱土水盐分布及作物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置CK(对照)、M1(5 t/hm2有机肥)、M2(10 t/hm2有机肥)、M3(15 t/hm2有机肥)、S(15%河沙)、M1S、M2S和M3S八个处理。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河沙单施均使土壤含水率增加,两者配施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以M1S处理效果最优,较CK增加9.47%;与有机肥处理相比,掺沙更有利于降低土壤含盐量,S处理脱盐效果最优,较CK降低8.25%,肥沙配施的M1S处理略低于S处理;有机肥单施和肥沙配施均降低了土壤pH值,其中M2S处理改良效果最好,M1S略小于M2S;各处理均增加了小麦株高和干物质量,其中M1S处理促进作用最大,较CK增加20.17%和14.28%。本研究肥沙配施的M1S(5 t/hm2有机肥+15%河沙)为改良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度盐碱土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度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进行一维垂直入渗实验。设置淡水(CK)及2种矿化度微咸水(3、5 g/L)和小麦秸秆生物炭(5、10、20 t/hm2)组合实验,分别为CK、W1、W2、W1X1、W1X2、W1X3、W2X1、W2X2、W2X3,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提高了土壤入渗能力;3 g/L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入渗能力提升幅度更大,其中,W1X1处理效果最好,W1X2略低于W1X1;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处理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未掺加处理时;施加等量生物炭条件下,采用5 g/L微咸水灌溉的土壤含水率高于3 g/L时,其中,W2X2处理最优,W1X2略低于W2X2;与CK相比,各处理均增加了土壤含盐量,但脱盐深度均达到34cm以上,不会对作物产生盐害作用;施加等量生物炭条件下,3 g/L微咸水灌溉土壤含盐量显著低于5 g/L,其中,W1X2处理脱盐效果最好,脱盐率达53.7%;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增加了土壤pH值,且各处理之间无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