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吸附、脱附是催化反应中的基本步骤。在气相压力下分子的脱附速度远大于它在真空下的脱附速度(吸附支持脱附)。这一现象自Tamm首次发现以来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消除催化基础研究中的“压力沟”。 Guo等提出了动态模型,对Pd(111)上CO~*/CO在高温区(313~413K)的交换现象进  相似文献   
2.
基于易位吸附模型推导出了化学吸附和交换动力学的解析表达式,这些动力学方程可从理论上剖析强化学吸附分子的压强促进脱附速度与其吸附过程之间的关系。本文作完满解释了CO/CO在Pd(111)和Rh多晶表面上的气相,表面交换动力学特征,并强调指出在实验温度和气相压强范围内CO在Pd表面上强弱吸附动态的动力学性质差别明显,文中还易位吸附模型和化学吸附的前驱态理论之间的一致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甲烷活化与转化是当今催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在非氧化气氛下,MoO3/HZSM5在甲烷芳构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这主要与金属Mo离子的存在、分子筛的酸性和孔道结构有关[1]。本文主要讨论MoO3在HZSM—5上的分散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过程中金属离子的状态。实验中晶体结构及物相分析采用RigaguD/max-Rb粉末X-射线衍射仪,表面组成和Mo的价态分析采用VG.ESCALAB210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相似文献   
4.
用同位素切换法研究了在Pd(111)和Rh多晶表面上CO/CO的气相-表面交换动力学,实验发现了交换速度与吸附脱动力学之间的某些重要联系,并采有易位化学吸附模型提出了能够成功解释实验结果的协同交换机理。  相似文献   
5.
6.
7.
8.
輕貭油的催化重整工业中广泛应用載于酸性担体的鉑和氧化钼作为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具有脫氫、异构化、脱氫环化等多种反应性能。关于催化剂的酸性組分对脫氫环化反应的影响,目前尚未見有人进行过系統的研究。Dobres指出,增加钼催化剂的酸性不能提高脫氫环化活性。Hettinger和Kogler分别指出,鉑催化剂的酸性对脫氫环化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些工作虽然初步揭示了催化剂的酸性对脫氫环化反应的影响,伹不能說明两者之间变化的規律性。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是非常丰富的石化燃料资源,对其优化利用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现有的已工业化的天然气加工利用方法主要为间接法,即由CH_4经水蒸汽重整制合成气,然后由费托反应等再进一步转化为汽油、柴油、甲醇、乙二醇等各种液体燃料和有机化工原料;此外,还有氯化氧化制氯化甲烷、高温裂解制乙炔等.但缺点是:设备复杂,投资大,高温高压,腐蚀性大等.目前处于开发阶段的几种主要甲烷催化转化方法:(1)甲烷氧化偶联制取乙烯、乙烷,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