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以喜阴植物对马耳蕨成熟孢子为材料,研究了对马耳蕨配子体发育4个阶段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从孢子萌发到原叶体阶段,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0)、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及光化学萃灭系数(qP)均与发育进程极显著正相关(p<0.001),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与发育进程负相关,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对马耳蕨配子体发育不同阶段荧光特性存在异质性,配子体随发育进程光能转化效率逐渐提高,光合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吴婷  郭晓荣  苏宏斌 《甘肃科技》2014,(4):138-140,111,132
应用PV技术对兰州北山植被恢复造林试验区侧柏、柠条、甘蒙柽柳、沙冬青、白刺、野枸杞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测定植物的某些水分参数;柠条、甘蒙柽柳、侧柏、沙冬青是兰州北山人工造林比较理想的造林树种,六种植物抗旱性排序为:柠条甘蒙柽柳侧柏沙冬青白刺野枸杞;要全面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应在SPAC系统中研究植物生理、生态特点及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光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子,可通过光敏色素等途径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毛果木莲(Manglietia ventii)为中国特有种,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笔者采取人工遮阴方式,对毛果木莲幼苗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毛果木莲幼苗对光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和适应性,为开展其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濒危植物的保护及繁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黑色遮阴网进行人工遮阴处理,使用照度计反复测量以准确建立相对光照率(RI)分别为8%、30%和100%(全光照)的生境。待毛果木莲幼苗在3种光照生境中生长6个月后,应用Li-6400 XT型便携式光合-荧光测定仪(Licor-6400, Lincoln, USA),随机选取不同遮阴条件下日照充足的连体叶(每个生境梯度5株,每株2叶片,共30个重复,取其平均值)。于8:30—11:30进行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测定。日变化前,暗适应30 min后进行3种生境下幼苗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测定。天气晴朗时连续3 d,从7:00—19:00每隔2 h进行日变化的测定,测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等光合参数;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S 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 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等荧光参数。【结果】在限定条件下毛果木莲幼苗Pn对PAR的响应过程在不同遮阴程度下大致相同,且毛果木莲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光饱和点(PLSP)和光补偿点(PLCP)随遮阴程度的增大而降低,表明毛果木莲幼苗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能够通过降低Pn, maxPLSPPLCP来增强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PnTrGs均随遮阴程度增大而降低,且均无“光合午休”现象,说明毛果木莲幼苗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能适应多光环境。qNFv'/Fm'和ETR日变化皆呈现单峰型曲线,均随遮阴程度增大而降低;但qP的日变化随遮阴程度的增大而增加,说明遮阴促进光合作用与增强光能利用率和刺激叶肉细胞的光化学活性有关,主要通过增加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和降热耗散比例等途径适应弱光生境。而Fv/Fm随遮阴程度增加而增大,且RI为100%生境下其值低于正常值,具有强光抑制现象。说明长时间强光处理导致毛果木莲幼苗的光合机构受损,光化学活性降低。【结论】RI为100%时Fv/Fm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遮阴处理(RI为30%、8%)(P<0.05,F=18.979, df=2),具有强光抑制现象,适当遮阴更利于毛果木莲幼苗生长,以RI为30%生境光强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