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秦汉时期军事领域出现了三次大屠杀现象的高峰,主要表现为三种性质的大屠杀:屠城、滥杀和杀降。这些大屠杀现象在性质、数量、人物和阶段上具有鲜明的特点。根据这些大屠杀现象的特点和具体原因,可知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军事形势的改变,二是复仇思潮的影响,三是战略战术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献中多见校尉,出土资料中亦多见校尉职官,它们或可证文献内容所载,或可补文献内容所阙,或可校文献所载之失。通过对出土资料所见而传世文献资料所遗的汉代校尉的研究,可以发现:使护鄯善以西校尉乃地方的封疆大吏,既是军官,又是一定意义上的行政官;立国校尉、辅汉校尉、建威校尉等乃将军的属官,分别冠以所属将军之名号;建子城门校尉、卫骑校尉,乃负责城门守卫的官长;褒义校尉,是一种督行风化的行政官;穿渠校尉,乃破羌将军属官,负责水利事务,为工兵官长。汉代的校尉官不仅仅是将军属下的军官,它亦可为行政官、风化官、工兵官,甚至有时还能独立建制。  相似文献   
3.
汉代地方武职职官在传世文献资料中多有记载,但并不全面。笔者在整理手头掌握的出土文献资料中有关汉代职官的内容时,发现十个文献所遗的汉代地方武职职官,有候丞、车令、卒尉、门兵佐、助护、五百掾、射官、备盗贼、部游徼、府后督盗贼。这些内容可补文献记载汉代官制内容的缺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詈骂作为人类社会行为“异端”之一种,广泛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秦汉时期詈骂的特点是:詈骂的范围扩大,詈语的种类增多,詈骂的法规带有身份歧视。詈骂现象广泛存在于秦汉社会,反映了秦汉社会的一些重要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5.
汉代地方武职职官在传世文献资料中多有记载,但并不全面。笔者在整理手头掌握的出土文献资料中有关汉代职官的内容时,发现十个文献所遗的汉代地方武职职官,有候丞、车令、卒尉、门兵佐、助护、五百掾、射官、备盗贼、部游徼、府后督盗贼。这些内容可补文献记载汉代官制内容的缺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共发生56起,包括仇杀、滥杀、人殉和食人。这些大屠杀事件在时间上呈现出波浪式分布的特点,在空间上分布十分不均匀;从性质上看,滥杀现象严重,食人现象造成的灾难最大;从身份上看,加害人与受害人身份具有重合性和差异性,差异性表明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危险主要来自社会上层,而且属于那些能够制定规则和破坏规则的人。秦汉时期社会性大屠杀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很多,如报复、权力腐败、权力腐败与心理变态、人祸、人祸与天灾、天灾和思想狭隘等。究其根本,原因有三:绝对权力的滥用、周期性的战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7.
出土资料中存有大量关于汉代职官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认真梳理,可以发现非匈奴的少数民族职官较为繁乱,其基本职官体系皆为:君(王、长)、侯、千长、百长、小长。由于少数民族部落规模大小的不同,职官的设置在数量上有所差异,其职官体系仍如上所述,具体上也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