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实用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为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该文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GUIDE,设计了一种电力电子技术虚拟实验仿真平台。该平台包括登录界面、电路选择界面及仿真界面等,通过以上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多种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实践表明,该平台可以对电路参数进行设置和修改,以图形化显示实验结果,直观反映参数改变对仿真结果的影响,且具有学生自主创建器件库的功能,可自主搭建电路并实现综合创新实验的仿真。  相似文献   
2.
测量经电离层反射的无线电波频率的多普勒频移是一种经典的电离层探测技术.本文介绍了以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作为射频前端的新型设备的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流程及数据后处理的方法.前端输出的宽频带数字信号由计算机软件进行选频、滤波、降采样等处理,具有可随时改变接收频点及数据处理流程的灵活性,并降低系统复杂度和研发周期及成本.本文比较了由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希尔伯特变换两种方法得到的信号多普勒频移量,在电波仅有单一频移分量时,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能够分辨多个频移分量,而希尔伯特方法的优点则是具有较高时间分辨率.此外,采用多站数据反演了电离层扰动传播速度,把频移得到的多普勒速度与电离层垂测仪观测的电离层虚高的变化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设备的探测能力及数据准确性.该设备已替换升级子午工程一期原设备,并将部署于子午工程二期各观测台站.  相似文献   
3.
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对高能粒子辐射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永强  肖佐  邹鸿  张东和 《科学通报》2006,51(21):2542-2547
利用资源卫星上搭载的星内粒子探测器累计5 年左右的资料, 总结了在太阳同步轨道780 km高度上高能粒子通量的一般分布特征, 作为首次对卫星内部高能辐射环境的连续监测, 资料分析对比确认了卫星内外高能粒子辐射经过换算后的一致性, 测量到的通量变化与太阳活动和质子事件有直接的关联. 外辐射带高能电子辐射强度与Dst指数的变化对应很好, 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一般有3 d左右的延时, 而大的磁暴造成的高能粒子的注入则通常发生得很快, 与Dst指数变化可在同一天发生. 另外, 在宁静时极盖区很少出现高能电子和质子, 上述几年数据的统计表明, 只当太阳质子事件发生时, 高能质子和电子才出现在极盖区.  相似文献   
4.
检测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符合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促进技术创新、维护机械设备安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即时检测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和分析,提出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强调即时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对于控制项目成本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入手,对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过程进行分析,并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得到风险控制点,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有关地球辐射带的背景知识和基本理论基础上, 对“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对高能粒子的探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证明探测结果基本反映了辐射带在近地空间的结构分布. 3年多的连续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 在太阳及行星际条件相对平静的情况下, 在800 km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上, 高能粒子主要集中在3个区域: 南纬40°~80°之间的南极光带, 北纬40°~80°之间的北极光带和范围从东经20°至西经100°, 北纬10°到南纬60°的南大西洋地磁异常区, 这是就全球的地理纬度而言, 每个经度上高能粒子分布的纬度跨度并没有这么宽, 基本上沿地磁纬度60°分布. 在不同区域出现高能粒子的种类, 计数率的分布有所不同. 在南大西洋异常区可同时观测到高能电子和质子, 它们应当来源于内辐射带; 在两极极光带通常宁静条件下只观测到高能电子, 且其分布特征上具有南北两极记数率的不对称性和经度不对称性. 根据辐射带基本理论, 计算了同一个漂移壳上带电粒子在南北半球磁镜点的反射高度并且据此解释了高能粒子计数率南北两极不对称性和经度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低纬度地区6个GPS观测站2001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日周跳发生次数与季节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日周跳发生次数与季节关系明显,GPS周跳主要发生在两分季附近(3~5月和9~11月),且一些日期6个台站的日周跳发生次数变化趋势一致,这种周跳的季节依赖特点与同期我国广州电离层扩展F出现的季节依赖特点类似.结合周跳的地方时依赖特点,可以推断仰角大于一定角度时的周跳与该地区上空电离层不均匀结构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不同地磁纬度观测站日周跳次数的比较,可以看到在同一时间段内该地区处于较高纬度的LUZH台站的日周跳次数要明显小于其他台站.以相距很近的两个GPS台站2001年日周跳次数存在明显差异这一事实为出发点,分析了同样电离层条件下周跳对GPS接收机本身硬件质量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并在建筑安装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研究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成本问题出发,建立了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