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大连地区3个黄精野生种群(共79个个体)和5个多花黄精野生种群(共14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12个ISSR引物在黄精和多花黄精种群分别扩增出137条和161条条带.其中,黄精种群多态位点比率(PPB)、Nei’s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86.86%、0.279 7和0.423 4,其遗传分化系数(G_(st))和基因流(N_m)分别为0.398 2和0.755 6;多花黄精种群PPB、h、I分别为94.41%、0.3398、0.5059,其G_(st)和N_m分别为0.3084和1.1215.研究结果表明,黄精和多花黄精天然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黄精种群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多花黄精.黄精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偏低,种群间较大的遗传差异导致其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