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南海南部近20万年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关系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NS-93-5柱状样取自南海南部陆坡的平缓台阶上,该处保存了晚第四纪以来正常海洋环境的稳定沉积记录。通过研究建立了南海南部8海区高分辨率的近200Ka以来有沉积序列和氧同位素地层剖面,通过与GISP2冰芯等垢对比分析,初步提示并探讨了霜次间冰期以来反映短尺度气候快速变化的D/O事件1-21和Heinrich事件H1~H6在南海南部的沉积记录,表明近200ka来南海南部与北极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  相似文献   
2.
南海南部1.2 MaBP以来古生态环境变化事件的放射虫记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丽红  陈木宏  王汝建  郑范 《科学通报》2002,47(14):1098-1102
研究了南海南部ODP184航次1143站约1.2MaBP以来岩芯中的放射虫化石,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得出以下沉积分布特征:1.2MaBP以来该海区放射虫动物群的丰度水平经历了由0.9MaBP以前的析低水平,到0.9~0.6MaBP的小幅度升高,以及0.65Ma之后大幅显著回升的变化过程,丰度值在整个过程中呈阶段性逐步上升趋势,并存在规律性周期波动,分析认为,0.65MaBP以后放射虫丰度的显著升高指示0.65MaBP以后该海区属典型的上升流区,推测其原因为东亚季风的逐步强化,频谱分析发现,放射虫指标的变化在0.9MaBP之后存在约0.20Ma的旋回周期,同本海区其他古海洋学指标的周期分析结果有良好对应,这一结果可能指示本海区特殊的古生态环境周期演变特征,同时,对0.1Ma和23ka的轨道周期也有所响应,此外,放射虫的多项指标综合显示了大约0.47MaBP存在的明显变化界线,在此年代之后放射虫动物群开始显现显著的群落结构稳定,丰富值保持较高水平波动的状况,指示了0.47MaBP前后一次海洋生态环境突变事件。  相似文献   
3.
对在南海北部大陆坡新发现的冷泉碳酸盐结核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碳酸盐结核由含铁白云石、菱铁矿、少量文石和方解石以及非碳酸盐矿物针铁矿、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含铁白云石和菱铁矿呈微晶结构, 显示了直接从冷泉流体中沉淀出来的特征.含铁白云石/菱铁矿的δ13C值为-18.24‰~-36.07‰, δ18O值为0.42‰~2.76‰, 中等亏损的13C表明碳来源于热解成因气或混合气, 是指示该海域存在甲烷冷泉的重要证据.结核表面分布有管状蠕虫遗迹, 蠕虫生活环境与冷泉流体的存在有关.半固结结核中分布有蜂状排溢孔和流体通道, 其未被碳酸盐或沉积物充填.研究表明, 碳酸盐结核区海底可能存在孔径为200~600 μm仍在喷溢的天然气微渗漏系统.  相似文献   
4.
南海南部近20万年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S-93-5柱状样取自南海南部陆坡的平缓台阶上,该处保存了晚第四纪以来正常海洋环境的稳定沉积记录.通过研究建立了南海南部海区高分辨率的近 200 ka以来的沉积序列和氧同位素地层剖面.通过与GISP2冰芯等的对比分析,初步揭示并探讨了末次间冰期以来反映短尺度气候快速变化的 D/O事件 1-21和 Heinrich事件 H1~ H6在南海南部的沉积记录,表明近 200 ka来南海南部与北极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和西太平洋暖池的不稳定性.研究还显示:该海区沉积层序的颜色分层与氧同位素地层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沉积物颜色特征随气候而变化,前者一般滞后时间约1-1.5 ka.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波动、通道启闭和上升流活动,造成该海区深层水的氧化还原条件随着水体的动态环境而改变,从而产生海底不同的沉积物特征.此外,在氧同位素 4/5期界线处还发现了一个与 Toba火山喷发有关的火山灰层,厚度约 17 cm.  相似文献   
5.
南海放射虫与初级生产力的古海洋学转换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木宏  黄良民  涂霞  郑范 《科学通报》1999,44(3):327-333
根据南海46个调查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群和上覆水体中初级生产力的分析测试结果,采用主分量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并建立了南海放射虫组合因子与初级生产力的转换函数。结果表明:南海放射虫组合与初级生产力的非线性转换函数公式具有较好的参数指标,其中因子分析的方差累计总贡献为83.6%,共同度均大于0.940347;回归分析中的复相关系数为0.84888,解释方差累计总  相似文献   
6.
南海西南陆坡区沉积物粒级指标的物源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NS93-5柱中的沉积物高精度粒度特征, 结合微体古生物类群的实验统计结果以及微量元素和碳酸钙含量等测试资料, 讨论深海沉积物的主要粒级指标及其与微体古生物化石壳体组成和陆源输入的关系, 为揭示深海沉积物的基本组成特征及其指示的古海洋环境做了新的探索. 结果显示: 深海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一定程度反映了物源属性与组成结构, 各个粒级指标的大小范围含量与对应的微体古生物类群丰度和陆缘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中<2 μm粒级代表陆源物质和>5 μm粒级主要由各类微体古生物壳体所构成(火山灰夹层除外), 中值粒径(MD)可作为微体生物的古生产力或古生态动力特征的参考替代性指标. 这些粒级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古海洋生态的重要特征, 表明晚更新世以来南海西南陆坡区的微体生物发育与陆源输入呈负相关关系, 且与冰期和间冰期的全球气候变化不完全对应, 而是表现了该海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WP925柱样采自西太平洋暖池温区中心.利用稀土元素(REE)特征参数对该柱样的地层序列划分及其所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特征古气候事件进行了探索研究.样品的REE分布模式说明该海域的沉积物源主要为海相自生沉积;根据REE指标的垂向分布特征可将该柱样划分为4个地层序列,与通过氧同位素、古地磁及古生物等方法所获得的地层序列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暖池区沉积物的REE含量和Σ Ce对环境的温度变化较为敏感,WP925柱样的ΣREE 指标对最初发现于高纬度区的YD和H冷事件同样有较好的响应,但与本柱样的磁化率和古生物对这几次特征冷事件的记录比较,ΣREE 的响应总体上有所超前.研究结果表明,REE特征参数较好地记录了暖池区3万多年来的沉积和气候变化信息,是一组对气候环境演化具有潜在良好指示作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西太平洋暖池温区中心REE记录的沉积序列及特征气候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P92-5柱样采自西太平洋暖池温区中心.利用稀土元素(REE)特征参数对该柱样的地层序列划分及其所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特征古气候事件进行了探索研究.样品的REE分布模式说明该海域的沉积物源主要为海相自生沉积;根据REE指标的垂向分布特征可将该柱样划分为4个地层序列,与通过氧同位素、古地磁及古生物等方法所获得的地层序列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暖池区沉积物的REE含量和∑Ce对环境的温度变化较为敏感,WP92-5柱样的∑REE指标对最初发现于高纬度区的YD和H冷事件同样有较好的响应,但与本柱样的磁化率和古生物对这几次特征冷事件的记录比较,∑REE的响应总体上有所超前.研究结果表明,REE特征参数较好地记录了暖池区3万多年来的沉积和气候变化信息,是一组对气候环境演化具有潜在良好指示作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