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准双曲面齿轮是齿轮传动的普遍形式,弄清它的几何设计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矢量代数为工具,找出了齿坯设计中基本几何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确定名义点位置的唯一可解的方程组,讨论了该方程组的解法,从而使准双曲而齿轮齿坯设计的思路更为清晰而严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齿轮副支承系统的弹性变形,提出了载荷当量VHJ的概念,利用这一概念能方便地求得支承系统变形与齿面接触区偏移的关系,进而给出了齿轮副载荷敏感度的概念,找到了影响齿轮副载荷敏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齿轮副支承系统的刚性;二是轮齿齿面自身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与加工刀盘半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承载啮合性能分析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局部共轭原理是发展加工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新技术的理论基础。美国Gleason公司近期加工这类齿轮的各种切齿计算规程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地应用。但是,该公司迄今没有发表编拟这些计算规程的具体数学过程和习用的手法;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有关论著也未回答这一命题。本文论述了研究局部共轭问题的微分邻域方法,同时应用“密切抛物面”原理〔1〕〔10〕得出了按“固定调整切齿法”加工收缩齿弧齿锥齿轮的计算公式,其结果和Gleason公司新近的“SB”、“SGM”切齿计算规程完全吻合,从而揭示了该公司近代习  相似文献   
5.
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润滑加载接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润滑加载接触分析将轮齿加载接触分析(LTCA)与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Thermal-EHL)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LTCA,可以得到齿轮副的接触状况,轮齿表面的几何特性,以及进行轮齿啮合表面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所需的法向载荷和运动参数等。从Thermal-EHL的分析结果中,设计者能够得到包括油膜形成能力,油膜压力分布和温度增升等的润滑特性。在LLTCA模型中,综合建立了轮齿接触和润滑特性与运转条件和齿轮加工所决定的几何特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锥齿轮设计制造现代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新切齿计算方法,开发了包含新切齿算法和旧齿算法的相应程序模块和应用技术软件系统。该系统可完成SGM、SFM、SGT、SFT、HGM、HFM、HGT、HFT切齿法的齿坯几何参数、切齿接触分析、磨齿调整参数和根切检验等计算。新切齿算法能指定大轮齿面上接触区中心的位置、该处的接触区长度,接触迹线的方向和轮副相对运动角加强度等参数。系统用户友好,易操作使用。  相似文献   
7.
螺旋锥齿轮轮齿接触离散化模型自动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矢量法提出了一种轮齿接触离散化模型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用TCA描述齿面坐标,能自动适应齿轮副任何瞬时转角位置:并在形成整体坐标时考虑了安装条件的变化;还提出了一种求解局部共轭齿面间相对间隙的方法;最后用 CAD直观地显示出轮齿接触离散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相似模型实验方法直观地揭示了准双曲面齿轮副的加载啮合机理,分别讨论了齿轮副支承系统变形和轮齿自身变形对啮合的影响规律。其结论是建立该类齿轮副承载啮合性能分析计算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