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班级管理要重视管理思想现代化,正确理解班级管理中的几对辩证关系:1.采取理性管理或非理性管理取决于班级发展状况,一般是理性管理在前,非理性管理在后,班级管理只有在辩证地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并加以否定之否定之后,才能取得管理的真正有效性。2.科学管理和艺术管理反映了班级管理方式的两个侧面,两者殊途同归,现代班级管理应该把精确规范和灵活机管结合在一起,“奇、正”为谋,达到管理和教育的双重效果。3.班级管理的区别性是建立在公平性基础之上,真正的公平管理是区别管理。  相似文献   
2.
场说,是以格式塔心理学所主张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勒温认为,假设把一切行为或心理现象用“B”表示,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体情势用“S”表示(笼统地说,“S”可以分为人“P”及其环境“E”),那么 B=F(S),或 B=F(P,E)。勒温又认为,规定某一时刻的个人行为怎样发生的整体情势,应叫做心理的生活空间,此即勒温的场的概念。我们在平时谈及学校对于教育的重大意义时,总是从教育者(教师)的作用这一角度出发的。很少谈到学校本身的物理环境、行为规范和外部强化刺激等静态结构因素。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3.
“学习教育”强调主体学习和整体教育的结合,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和主动的基本要义,也是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教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它既充实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增进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全面发展教育开辟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温州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分析,发现心理健康问题以焦虑、强迫性、人际关系敏感最为突出。初中、高中、大学三阶段存在着明显的年级间差异,各测查项目年级间差异的表现各不相同,总体上以三个阶段的交接过渡年级问题最为严重。除妄想和恐惧等个别项目外,三个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性别差异。重点学校的学生表现出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重点学校的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问题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际信任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人性问题、又是一个与青少年良好社会性的形成、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可表现在对社会的信任、对同伴的信任、对与己无关者的信任等方面、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最高,大学生次之.初中生最低。大学生对社会的信任度在各年级中最低.表明大学生在社会经验日益丰富的同时.心态令人堪忧,高校德育工作存在明显的缺陷、初中生较低的人际信任度表明初中教育应加强正面教育和正面引导。重点学校的学生人际信任度高于非重点学校的学生。人际信任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学校心理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自己的观点: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具有理论与实践上的相对独立性,这是顺利开展学校心理教育的基础,学校心理教育必须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这是深入开展此项工作的依据;集体性心理教育课程是落实心理教育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一)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同教育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它被作为一种优良教学手段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从教学的全部职能来看,兴趣具有三方面的价值:(1)智能价值。正如没有情感成份介入的学习不成其为学习一样,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业成绩和兴趣呈正相关,这是已经过验证的事实。而且,国外曾有研究认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在某种意义上说更具有重要性。如爱好文科和爱好理科的两类学生被要求去听一次关于理科方面的学术报告会,两类学生在不同的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儿童青少牟在校处境问卷。对浙江省某中学和小学共195名学生施测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提取教育偏差、自我评价、群体氛围、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心理倾向等六个因子;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克伦巴赫系数、因子与总分的相关、重测信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所要求的水平,问卷总分及多数因子与同伴接纳性的相关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与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到教师的素质,很多人会自然地用“德、才、学、识”四个字来归纳。确实,我们应该承认这四方面在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教师的素质结构,还应置于人才素质的整体系统中进行考察。教师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其素质的构成还要受到他们所要培养的人(学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