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青花菜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青花菜几个品种的光合特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塑料大棚内青花菜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未发生“午休”现象,气孔阻力(Rs)日变化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与Pn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而蒸腾速率(E)日变化则呈“双峰”曲线,光通量密度PFD与Pn的关系呈二次函数式,并求得里绿的光饱和点为1070.0μmol.m^-2.s^-1,光补偿点为81.0μmol.m^-2.s^-1,另外,随PFD的升高,Rs逐渐降低,而E则增大,水分处理中以60%土壤湿度下光合速率最高,供试8个品种间光合速率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已知耐弱光性的1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模拟日光温室弱光逆境,研究了12个辣椒品种叶片光合色素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耐弱光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8℃/18℃(昼/夜)、100μmol/(m2·s)PFD处理使辣椒叶片的Chla,Chlb,ChlT质量浓度总体升高,弱光胁迫初期,辣椒品种的Chla,Chlb和ChlT质量浓度越高或其相对于处理前的增加值越大,品种的耐弱光性越强;弱光胁迫处理使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降低,p(Car)/p(ChlT)减小,处理任意时期的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p(Car)/p(ChlT)均与辣椒品种的耐弱光性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保持较高的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是辣椒品种耐弱光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青花菜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和光合对强光高温的响应.夏日晴天下青花菜叶片的Fv/Fm,F'v/F'm,ФPSⅡ和qP均降低,F0升高;12:00~14:00,Fv/Fm,F'v/F'm,ФPSⅡ和qP均降至最低,F0升至最高;14:00后,随着光强减弱,Fv/Fm,F'v/F'm,#PSⅡ和qP逐渐升高,F0逐渐降低;19:00后基本恢复,表明强光高温下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是青花菜叶片的一种重要的光破坏防御机制.PSⅡ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随光照强度增强和叶温升高而下降;用于天线非辐射耗散的能量在8:00~10:00增高,此后基本稳定;失活的PSⅡ反应中心所耗散的过剩光能随光强增强和叶温升高大幅度增高,14:00后随光强减弱大幅度下降,进一步表明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在青花菜光破坏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青花菜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胞间CO2浓度12:00前逐渐减小,此后基本稳定.气孔导度全天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锌对青花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砂培的方法,利用气体交换测定技术,研究适量施锌对青花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揭示锌提高青花菜光合能力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适量施锌较不施锌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质量分数分别提高8.72%,10.17%,碳酸酐酶(CA)活性提高152.94%;净光合速率(Pn)提高14.32%,气孔导度(Gs)增大41.55%,胞间CO2浓度(Gi)增加26.17%;表观量子效率(AQY)提高12.14%,羧化效率(CE)提高7.59%.锌通过增大叶片的气孔导度,增加胞间CO2浓度,降低气孔限制来提高净光合速率;通过提高CA活性来提高叶片的羧化能力和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瓜品种间嫁接苗和自根苗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黄瓜品种津春3号和津绿3号三叶-心期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光合特性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空气相对湿度(RH)下降和气孔导度(Gs)部分关闭,嫁接苗的光合速率高于自根苗,差异达显著水平,并模拟计算出黄瓜幼苗的光饱和点、CO2饱和点及同化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6.
茄子光合特性研究再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茄子不同品种、不同叶龄、不同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光强、CO2体积分数和温度对茄子叶片Pn的影响.结果表明,F1代杂交种的Pn显著高于常规种;茄子中、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大约为30~40天;盛果期的Pn显著高于苗期和初花期,苗期Pn最低;二苠茄和快圆茄Pn对光强、CO2体积分数和温度的响应均为"抛物线"型,二苠茄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28.33,1 125 μmol/(m2·s),快圆茄的分别为60,1 468.75μmol/(m2·s),二苠茄的CO2补偿点(CCP)和饱和点(CSP)分别为77.5,1367.5μL/L,快圆茄的分别为72.5,1 412.5 μL/L,二苠茄光合作用的温度冷限和热限分别为5.37,59.44℃,快圆茄的分别为5.87,54.23 C.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控制环境下,利用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交换测定技术,研究了15℃恒温、5℃恒温和15℃/5℃(昼/夜)变温对辣椒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FD为100μmol/(m2·s),光周期12 h/12 h(昼/夜)下处理15 d,5℃恒温和15℃/5℃变温处理使F0显著升高,Fm,Fv/Fm显著下降,辣椒叶片PSⅡ反应中心遭到破坏,5℃恒温的破坏程度大于15℃/5℃变温的,15℃恒温未引起光合机构破坏.低温弱光处理均引起φPSⅡ,F'v/F'm和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下降幅度随温度降低显著增大.15℃恒温处理使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能力显著下降,5℃恒温和15℃/5℃变温处理检测不到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5℃恒温处理使辣椒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浓度急剧增加,15℃恒温和15℃/5℃变温处理的细胞膜透性和MDA浓度增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