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南海东部的F油田为疏松砂岩稠油油田,针对投产后出现的储层出砂堵塞筛管,油井产量递减快、见水后含水上升快等难题,在充分调研常规防砂控水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亲油疏水材料构成的封隔颗粒防砂控水技术。利用实验、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方法评价了封隔颗粒的防砂控水效果。结果表明:(1)封隔颗粒防砂控水技术具有无需找水、全井段控水、防砂、绿色环保等多种优势,配合自适应流量控水阀AICD(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防砂控水效果进一步提升。(2)F油田部分单井矿场采用封隔颗粒防砂控水后,有明显的无水采油期,在相同采出程度的情况条件下,含水上升率明显更低,防砂控水增油效果显著。该技术为类似疏松砂岩油田的防砂控水开发提供了借鉴,推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海上油田的低渗油气藏因经济门槛产量限制,使传统储层改造工艺手段在海上油田应用受限。MRC(油藏最大接触位移)储层改造技术可以增加泄流面积,平衡油水流动,实现天然水驱范围的立体延伸,从而降低单井含水,延缓含水上升速度,提高特高含水老井井控范围剩余油资源利用程度。通过对MRC储层改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及优化升级,成功将该项技术由单支井眼的位移分支改造向多分支井眼位移分支改造,从中低含水井改造向特高含水井改造,并进一步向MRC改造(MRC储层改造井二次MRC储层改造)发展。通过大修增产措施实现降水增油,极大地延长了低渗储层低产油井寿命,同时"短、平、快"上产的特点已使该项技术在海上油田挖潜领域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夹层分布研究对海相砂岩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在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法识别和追踪单井夹层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测井-油藏”相互验证夹层定量表征技术,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X油田潜力油层夹层发育规律和分布特征,包括成因、厚度和分布范围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X油田主要发育钙质夹层和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厚度范围0-2m,连续性差,主要发育在河道微相顶、底部及河口坝微相顶部。泥质夹层发育于海泛、堤岸和前积沉积环境,其中海泛成因夹层连续性相对较好。A、B、G油层夹层相对比较发育,平均厚度2m,连续性好,分布范围广。本文以微相控制夹层成因分析为基础,结合测井夹层识别和空间追踪结果,辅以油藏生产动态验证,建立了“地质-测井-油藏”相互验证夹层定量表征一体化创新技术,对类似油田夹层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