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合肥盆地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肥盆地安参1井的钻探,发现了既不同于北淮阳型,也不同于淮南型的石炭-二叠系.通过对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的研究,认为是一套斜坡相-三角洲前缘沉积.结合北淮阳型石炭系和淮南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提出了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在华北地台南缘存在完整的沟-弧-盆体系的认识;同时根据安参1井石炭-二叠系类型,结合地震﹑电法和平衡剖面恢复,认为合肥盆地的基底应该属于统一的华北型.  相似文献   
2.
郯庐断裂带南段巨型正花状构造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地球物理资料,郯庐断裂带(与合肥盆地接触的部分)平面上是一个破碎带,宽度约22km,断裂带内地层与两侧的下扬子陆块、华北陆块的地震反射特征和电性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郯庐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界特征.在横剖面上郯庐断裂带显示正花状构造,由一条走滑主断裂和几条平行的伴生断裂组成,其中主断裂断面直立,一直延伸到地下15km深处,仍未见消失或变缓的趋势,是压扭性断裂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