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青青"和"全全"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于去年七月间来到了多伦多市动物园.这是加拿大最大的一家动物园,也是世界十大优秀动物园中最年轻的一家.十一年前当这家动物园正式开放的时候,便已建好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大熊猫麻醉药物的特性和麻醉效果,并进行了逐一评价.认为在麻醉药物中以氯胺酮和龙朋复合剂效果最佳,其麻醉期长,肌松良好,心跳、呼吸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综述了大熊猫的内外科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5.
1984—1991年我们分别对8只大熊猫和黑熊进行了采精,结果大多数大熊猫在发情期间能采出质量较好的精液.每次1—2 ml,密度10—29.7×10~7个/ml,活力70%—90%.而黑熊精液质量较差,每次1 ml,密度6.0×15×10~7个/ml,活力40%—80%.主要和饲料中营养不全面,活动量小及光照少有关.研究表明,适当的电刺激,可以刺激其交配欲,促使其交配产仔  相似文献   
6.
通过解剖和多次人工授精操作,认为过去北京、成都,福州和伦敦等动物园在报告中谈到授精器械进入子宫颈中授精的提法有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人工授精部位应该是在阴道中而不可能是在子宫颈内。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熊猫“佳佳”从交配到流产的细微观察、临床检查和治疗,认为“佳佳”流产的原因是:营养不良、贫血、体况较差;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濒繁舔、吮吸奶头引起子宫异常收缩而造成胎盘早剥等。  相似文献   
8.
四川梅花鹿     
梅花鹿是东亚特产动物,共八个亚种,我国占六个.其中北方亚种、山西亚种在野外已绝灭,剩下的亚种加上日本的两个亚种,整个野外种群的数量1000只左右.而四川梅花鹿亚种野外种群的数量多达500只,占全世界野生梅花鹿总数的一半.四川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北部的若尔盖县及与其相邻的甘肃省迭部县,是六十年代初才发现的一个亚种.1964年,当时的四川中药研究所为  相似文献   
9.
自1963年北京动物园首次成功繁殖大熊猫以来,国内外12家动物园和卧龙自然保护区,共繁殖大熊猫74胎,产仔109只,但存活半岁以上的仅37只.平均每胎出生1.52只,比野外高;但死亡率达66%,比野外也高.1987至89年,人功繁殖大熊猫连续三年成绩不理想,出现滑坡现象.于是在我们面前严峻的问题是:人工繁殖大熊猫困难的症结在哪里?我们的主攻方面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使专业工作者焦虑,也为全世界关心大熊猫的各方面人士所瞩目.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1985年11月至1988年12月.我们对四川省的27个县、市和8个自然保护区及甘肃省的文县和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海拔、不同地域的野外大熊猫粪便共计2680份.每份称取适量粪便,用沉淀法和漂浮法(漂浮液为硫酸镁饱和溶液)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在1505份粪便内发现有西氏蛔虫(Ascaris schroederi)卵,感染率56.15%;在121份粪便内发现熊弓蛔虫(Toxas-caris seleactis)卵,阳性率4.51%;在13份粪便中发现槽盘吸虫(Ogmocotyle sp.)卵,感染率0.48%;在3份粪便中发现圆形线虫(Strongylata)卵,感染率0.11%,在1份粪便内发现肺线虫幼虫,阳性率0.04%。调查结果表明,西氏蛔虫是大熊猫体内寄生虫的优势种,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年龄的大熊猫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别。因此,对大熊猫西氏蛔虫的进一步研究是保护大熊猫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