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邢海虹 《科技信息》2010,(17):346-347
在一个存在缺陷的室内环境中,通过适当运用色彩来弥补这些缺陷是室内色彩设计要考虑的首要内容。本文就如何运用色彩弥补室内环境缺陷作了以下阐述:(1)色彩三要素影响色彩反射率,反射率的高低可以增强或减弱室内光线;(2)色彩冷暖感可以降低或提高室内温度;(3)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扩张与收缩、轻盈与厚重的感觉可以使室内空间得到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对陕南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发现:等级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不太典型,区域中心城市作用不强;在空间结构方面,聚集维数显示空间集聚分形特征明显,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的城镇体系,具备成为区域增长极的条件;关联维数显示城镇体系内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基于上述结论,应大力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各城镇之间应开展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统计法,对陕西公元前244-公元2000年霜冷灾害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灾害明显增多,有千年、100-200年左右长周期,也有15年、2-5年的短周期存在;一般3-5月,8-10月春秋转换期最易发生。陕北长城沿线为多灾重灾区、黄土高原属次多灾中灾区,以秋季型灾害为主;关中平原为次多灾中灾区,以春夏型为主;陕南秦巴山地为少灾轻灾区,春秋多发型,尤以春季为主。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季风气候是形成时间特征的原因,南北狭长的地域范围,近东西向的三列山脉、局地微地形及农业布局等是形成空间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算20年来陕西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的分维值,得出结论:陕西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比较分散,人口分布呈不均衡态分布;整个城市体系的分形表现出中间层次的弱缺,存在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断层;城市体系等级差异虽有缓慢减小的趋势,但距离最优状态还很漫长。在对这些特征做出解释的基础上,认为应采取促进省内二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加强城市体系的产业规划等措施促进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特色的缺失是快速城市化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对于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中等城市而言,城市特色缺失的影响尤为严重,对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以汉中市为例,阐述了城市特色与区域旅游业的现状及两者的关系,认为汉中市的特色应定位为"西北小江南、汉家发祥地和安闲舒适的生活地",提出汉中市应完善旅游产业链并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交通景观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