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本文采用电生理学方法,以大鼠丘脑束旁核痛兴奋神经元(PEN)和痛抑制神经元(PIN)的电活动变化为才旨标,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与电针镇痛和电针耐受机理的关系.结果表明:电针大鼠“足三里”穴位可抑制PEN和兴奋PIN的电活动,产生镇痛效应;脑室注射CCK-8可取消电针对PEN和PIN放电的影响;而无硫CCK-8对呈现电针效应的PEN和PIN的电活动无影响.长时间电针(六小时)可使PEN和PIN的放电对再次电针无明显变化,亦即产生对电针镇痛的耐受效应.推测,内源性CCK-8可能参与电针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3.
动物整体水平研究证实,八肽胆囊收缩素抗血清(CCK-AS)可翻转电针耐受,而CCK-AS本身不影响基础痛阈。本文采用记录神经元放电的方法证明:脑室注射CCK-AS能翻转对长时间电针产生耐受效应的大鼠丘脑束旁核痛兴奋神经元(PEN)和痛抑制神经元(PIN)的电活动,使电针镇痛效应重新出现。而脑室注射正常兔血清(NRS)对产生电针耐受效应的PEN和PIN的电活动无影响。从细胞水平得到的这一结果与整体水平研究的证据相一致。提示,内源性CCK-8参与电针耐受可能是电针镇痛受到拮抗的机制之一。这一发现同时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