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抗战时期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可以看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仍承受着巨大的牺牲;中国军人有极其强烈的以死捍卫国家尊严和军人荣誉的血性;杂牌军将领长期战斗在抗战第一线,敢于战斗,不畏牺牲。  相似文献   
2.
要真正肃清汉奸,必须广泛发动民众。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多种多样的民众肃奸教育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肃奸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中一批头脑冷静之士,对中日两国国力对比有清醒的认识,提出了抵御日本的持久战思想,并且在基本国情层次上有了初步的阐述。甲午前后的对日持久战思想虽然稚嫩、粗糙,且在当时不可能得到实施,但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它是中国人理性认识日本国力的开始,是中华民族深度思考如何抵御日本侵略的开端,为后人思索抵御日本侵略提供了难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论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何德廷辜宗秀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晶,是全民族奋起御侮的画卷。毛泽东对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极为关注和重视。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指挥八路军、新四军从军事上进行积极的战略战术配合,而且还...  相似文献   
5.
培植汉奸,“以华制华”,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征服中华民族的罪恶伎俩。以中共为首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积极的肃奸工作。目前史学界对肃奸问题研究薄弱。对汉奸现象、肃奸问题进行研究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共对肃奸在抗战中的地位之认识十分深刻:肃奸是抗战的基本内容,是抗战的必备条件,中华民族肃奸的任务十分紧迫。中共的认识对肃清汉奸、推动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肃奸与抗战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从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可以看出,肃奸是抗战政治上必须的条件,是打开抗战局面、净化抗战氛围、扩大抗日革命势力的保证,是坚持持久抗战的先决条件。肃奸在抗战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已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外交斗争,特别是与对日政策缠绕在一起,很难分开.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深,美日矛盾的加剧,可以说,1937年至1941年.美国行走在一条狭窄的小径上,一方面支持中国的抗战,遏制日本,一方面力图避免或推迟与日本的直接冲突,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中立期(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1月3日)、害怕冒美日战争危险的对华援助期(1938年11月3日至1941年12月7日).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杂牌军并未完全放弃削除异己的做法,未平等地对待杂牌军和中央军,两者在武器装备、后勤供给、兵员补充、将领处分等诸多方面存有差别,造成杂牌军在抗战中处境极为艰难,个别杂牌军将领伪化以图存。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 ,国民党虽然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但国民党只愿有条件地解决共产党的合法地位问题。国民党解决共产党合法地位问题的途径有三 :共产党合并于国民党 ;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俟宪法颁布后再谈”。因此 ,共产党的合法地位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