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轧后冷却制度对V-Ti微合金钢性能影响。通过提高轧后冷却速度及终冷温度,以控制V(马)析出行为,从而改善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轧后冷却制度对V-Ti微合金钢性能影响。通过提高轧后冷却速度及终冷温度,以控制V(CN)析出行为,从而改善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建筑结构用钢的抗震性能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抗震结构用钢的抗震性能应考虑:(l)强度与塑性,(2)应变时效敏感性,(3)脆性转变温度,(4)高应变低周疲劳性能,(5)可焊性。试验结果表明,用严格控制含量范围的C—Mn—Si—V钢并采用控制轧制,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具有高抗震性的抗震结构用钢。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组织,所遇到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快速的制得好的样品。在研究金属材料中第二相粒子的分布、形貌、大小时,往往采用“碳萃取复型”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能将第二柑萃取下来在电镜下进行直接观察,由于是直接观察复型上的实物,因之效果较好。 然而,常用的萃取复型方法,制样周期长,不易掌握,其关键在于脱膜方法较复杂。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脱膜法——浸蚀法。即,将喷好碳的金相样品,用手术刀(或刀片)将其划成2mm~2的小方格,然后用摄子夹住放到5%硝酸酒精溶液中浸蚀1~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管线钢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力状态下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及应力 状态对层状撕裂的影响。初步研究发现,对由连铸然后经控制轧制生产的管线钢层 状撕裂几乎总是沿中心线偏析带发生。室温下层状撕裂机制很可能为微孔聚集型。 低温下则可能沿偏析带产生脆性开裂。消除或减轻中心线偏析程度是解决层状撕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