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节点-场所模型通过关注交通和土地特征的平衡,为评估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提供了有效的框架。在传统节点-场所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可步行性作为新的评价维度,定量描述站点地区的步行网络可达性与设施可步行性,提出了节点-场所-可步行性扩展模型。基于多源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利用扩展模型对北京轨道微中心地铁站点进行了评估和分类,并与传统节点-场所模型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节点、场所与可步行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站点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新模型与传统节点-场所模型相比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地铁站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