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钻孔卸压是解决冲击地压有效方法之一。为了研究布孔参数对卸压效果的影响,采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钻孔直径、钻孔间距、钻孔深度、应力对卸压效果的影响。通过模拟及理论分析,得出在其他外界因素一定的条件下,卸压效果随孔径的增大而提高;钻孔时煤体中的应力越大,卸压效果越显著的论断。模拟结果表明:煤岩体在高应力状态35 MPa下,钻孔直径200 mm时,钻孔间距为3.5 m,钻孔直径400 mm时,钻孔间距为4.5 m卸压效果好;在一般应力状态25 MPa下,钻孔直径200 mm时,钻孔间距为2.0 m,钻孔直径400 mm时,钻孔间距为3.0 m卸压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采区反倾斜上山合理性的数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建立了适合于采用反倾斜上山的一般性地质条件的模型,推导出该模型条件下决定反、顺倾斜上山取舍的数学模型分析式。该分析式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地说明反倾斜上山的优越性,简化了方案对比工作量,证明反倾斜上山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深露天煤矿窄坑平移横采-汽车内排开采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煤炭产业经济效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多台阶多煤层深露天煤矿的全新的开采程序--窄坑平移横采-汽车内排开采程序,把几种常见的工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解决了多台阶多煤层深露天煤矿减少外排的问题,介绍了该开采程序的工艺及其与以往开采程序的不同之处,分析了该开采程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坚硬厚层顶板煤层采用长壁开采容易形成大面积悬顶的问题,根据黑龙江省某矿地质条件,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条带开采的合理采留宽度。结果表明,该矿条带开采采出宽度为30 m,煤柱留宽为21.73 m较为合理,条带煤柱稳定性较好。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一致,为避免顶板大面积垮落、保护地面建筑物安全和矿井生产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国内首例采区反倾斜上山.目的是节省采区巷道工程量,更有利于开采.采用了方案比较法,结果显示出反倾斜上山的优越性.从而首次得出在一定的采区条件下采用反倾斜上山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12°倾角以下的煤层群一般地质模型,引入了原始变量,建立了四种井巷布置模式,其中第四种模式在国际采矿界首次提出,无先例。利用计算机编程,证明了第四种模式的绝对优越性,阐明了其技术合理性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在上述模型下进行井巷布置具有划时代的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引发中国采矿界井巷布置模式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