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GIS在野生大熊猫种群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GIS技术对佛坪自然保护区1998-2002年的大熊猫监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利用以ArcView3.2(a)为平台开发的佛坪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输出了保护区大熊猫分布和密度、区内人类活动干扰分布和密度等多种分析图层.结果显示,通过GIS分析,可得到的大熊猫分布和密度,且结果与传统调查分析方法一致.在人类活动干扰监测的分析中,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技术,使得管理者易于做出科学及时地判断和决策调整.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对濒危物种保育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获得了更多进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机会,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的陕西长青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及人为活动对外来植物扩散的潜在影响等。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外来植物156种,分属于42科、122属,其中外来入侵种共48种,隶属于17科、37属,占外来种总数的30.77%。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分别有9种和14种;外来植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均与本地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来种的种类数与海拔、离人类活动中心点的距离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暗示随着人为活动等干扰的加剧,研究区域已经遭受到较高程度的外来植物入侵,且这些外来植物已对本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显著负效应。综上所述,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外来入侵生物,以减少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保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佛坪保护区GIS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通过GIS管理系统在保护区科学研究。巡护监测、森林防火、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利用GIS卓越的可视化技术和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可得到适宜动物生存的空间区域、生境质量等级分布等信息,准确地预测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人类活动干扰的分布特点和干扰强度的差异,使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野生动物种群动态以及栖息地干扰现状等.文章亦根据佛坪保护区的应用经验讨论了GIS技术在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应用中的限制因素和应用前景,可为其他同类型自然保护区应用GIS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