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以硝基苯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超滤膜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硝基苯浓度为85肛μg/L,超滤膜可以连续工作68h,出水小于17μg/L。地下水中铁、锰离子对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进水硝基苯浓度对去除效果有显著影响。当进水硝基苯浓度由85μg/L上升至340μg/L时,超滤膜连续工作时间急剧下降,仅为14h;对由硝基苯引起的膜污染,2%CH3,CH3CH2OH清洗效果最佳。作为一项应急处理技术,该工艺可以保障小城镇地区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甲醛(formaldehyde,FA)染毒剂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小鼠分别以40、400 mg/kg剂量吸入FA 14 d后,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进行体重、脏器系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和体液免疫水平的检测。结果为FA吸入40 mg/kg染毒小鼠体重下降最显著,肺脏的脏器系数极显著减小,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下降,c AMP水平显著升高,IBDV特异性抗体水平受到显著抑制。结果表明FA吸入性染毒对肺脏损伤严重、抑制IBDV抗体水平;高剂量染毒与低剂量染毒相比其抑制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影响更大,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较强的免疫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隐写对抗的博弈论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以期望安全数据传输率作为支付函数的隐写博弈模型,建模了隐写方和攻击方之间的博弈对抗关系.根据相对嵌入率固定、以概率选择和自由选择三种不同情况,隐写对抗分别建模成矩阵博弈、贝叶斯博弈和二人零和无限博弈,得到博弈均衡条件和均衡局势下的期望安全数据传输率.隐写对抗模型的建立为隐写方和攻击方的最优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设计更安全的隐写算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图像的鲁棒认证,提出了一种分级视觉哈希认证方案.该方案利用抖动量化的方法提取图像的小波频域特征矩阵,将不同频域特征进行区分作为具有分级性能的认证哈希特征.对特征矩阵进行二值化运算,并采用分块计算数据统计量的方法压缩数据,生成分级认证哈希码.哈希由图像的鲁棒和脆弱特征共同生成,可同时实现对恶意攻击敏感和常规处理鲁棒.通过实验证明了分级视觉哈希方案在鲁棒认证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利用SIFT关键点实现对RST攻击校正的半盲水印方案,方案使用改进的HVS模型在小波域中嵌入乘性扩频水印,利用参考原始载体的关键特征点信息和RANSAC算法对图像进行攻击校正,RANSAC算法的使用提高了关键点的匹配精度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采用最优检测算法提高了水印检测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IFT特征的抗RST攻击水印方案能够较好地抵抗RST攻击和一般的信号处理攻击。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臭氧化污泥减量技术的原理及组成,并从臭氧对污泥的破解性能及臭氧化污泥减量工艺两方面阐述了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了该技术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臭氧化污泥减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规范和优化污泥臭氧氧化操作过程,采用自制的污泥臭氧氧化系统,从污泥固体物质、污泥形态、污泥粒径分布、污泥上清液中的高分子物质和阳离子五方面考察污泥在臭氧氧化过程中结构变化情况,明确污泥臭氧氧化破解历程。结果表明,臭氧对污泥絮体结构的破坏始于污泥絮体表面,污泥中的丝状菌对臭氧极为敏感并首先死亡,污泥絮体结构开始松散;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污泥絮体解体,污泥内部微生物细胞大量死亡,胞内物质释放,污泥固体质减少。  相似文献   
8.
不同填料生物过滤去除H2S恶臭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过滤处理恶臭气体中大量存在的H2S.采用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和培养,以陶粒和活性炭作为填料,在停留时间为18.7~150s时,浓度为1.5×10-4、4.5×10-4、1.5×10-3时,去除效率均在99%以上.浓度大时,活性炭滤柱的作用效果要明显优于陶粒滤柱.反冲洗可以降低滤柱的压降,短时间内对去除效果有影响,但很快可以恢复.在滤柱的前段承担去除大部分H2S臭气.建议实际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点进气方式或适当降低滤柱高度.填料的选择可以考虑加入适当比例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9.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几种主要膜的分离原理、所用的膜材料、膜分离装置的现状及其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随着新型膜材料的不断诞生,膜的造价将会大大降低,膜技术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以硝基苯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超滤膜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硝基苯浓度为85μg/L,超滤膜可以连续工作68h,出水小于17μg/L。地下水中铁、锰离子对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进水硝基苯浓度对去除效果有显著影响。当进水硝基苯浓度由85μg/L上升至340μg/L时,超滤膜连续工作时间急剧下降,仅为14h;对由硝基苯引起的膜污染,2%CH3CH2OH清洗效果最佳。作为一项应急处理技术,该工艺可以保障小城镇地区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