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阅读器(Reader)、感应器(Transponder)与中介系统(Middleware System)三者串联而成的无线射频对象识别系统,形成未来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与物流业的新兴架构将大量使用射频识别RFID,本文论述了RFID/EPC network跨层设计(Cross Layer Design),将RFIDcode跨层技术直接运用于EPC网络,并将EPCcode跨层应用于ONS Framework.通过此跨层设计,用户可通过智能型手机与RFID阅读器读取RFID code,并将此RFIDcode直接由EPC网络查询并取得商品的信息;而EPCcode跨层设计可直接使用EPCcode,对ONS Framework查询并追踪商品的动向.本论文所提出的Cross Layer Dsign架构能够减少EPC网络负荷与使用者查询需要的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结合EPC网络与无线射频对象识别(RFID)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根据国际组织EPCglobal Inc.所主导的EPC Network架构标准,电子商品条形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在EPC Network架构中成为最主要的应用项目.在EPC网络中,EPCIS(Electronic Product Code In-formation Server)为存放对应其EPC码数据的服务器.目前RFID相关应用多用于物流业,因此EPCIS通常由厂商全权管理,一般使用者只拥有读取权限与查询功能.本文作者结合Mobile RFID技术与Smart Phone,针对EPC Network的Client端向EPCIS查询时,提出一种账户化EPCIS的网络架构,让使用者可经过此网络架构修改与更新其个人数据,并且将此架构实作应用于可携式电子名片,以展示账户化EPCIS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无线射频对象辨识技术(RFID)的快速发展,使低成本、可大量部署的与可涵盖大面积的无线射频对象识别器有突破性的进展.由读取器(Reader)、感应器(Transponder)与中介系统(Middleware System)3者串联而成的无线射频对象辨识架构,将形成未来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与物流业的新兴架构.由国际组织EPCglobal Inc.所倡导的EPC Network是RFID应用的标准科技,目前世界各大零售通路商如Wal-Mart、Tesco及Metro、P&G、Gillette等皆积极参与电子商品条形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的应用.本论文针对RFID技术的EPC网络架构,实作一套综合RFID智能手机、EPC网络的智能移动采购系统.使用者以具有RFID Reader的智能手机进行采购,Content Web Server与ODS Server负责记录EPC Code的商品数据,透过EPC网络的Object Tracing功能将商品直接运送到使用者家中;或由家中的RFID冰箱主动通知使用者所需采购信息,传送至智能手机进行采购,完成电子交易.  相似文献   
4.
WiMAX无线宽带广域网络技术,由于传输距离远、传输快,越来越多研究投入这块相关领域,希望能让这个技术更早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目前台湾的M-Taiwan计划也已经架构了相关实验环境于各个主要都市.目前的ITS系统往往同时建构了GPS系统.本论文结合GPS技术提出了一套使用于802.16e网络整合智能型车机系统环境架构的切换机制,称为Intelligent Mobile NetworkHandoff Mechanism.以系统商的角度来规划整个系统的切换环境,在ASN端建立一个切换服务器接收来自于机动车辆GPS的路径规划信息,并且透过这个服务器来计算出切换基地台路线,达成规划路径上基地台预先的切换选择.藉此减少可能的切换次数与扫描所浪费的频道及扫瞄频道所花费的时间,希望藉此提供更稳定的wiMAX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