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赵恩广 《科学通报》1984,29(17):1037-1037
在原子核统计谱理论中,一个物理量的期待值随能量的变化,可以用一些正交多项式的展开式来表示,这些多项式,是由原子核的哈密顿量的各级密度矩决定的。若用(?)表示与该物理量对应的算符,H是哈密顿量,则(?)在状态|E>中的期待值,由下式给出  相似文献   
2.
赵恩广 《科学通报》1984,29(20):1228-1228
在原子核物理中,人们常常要研究物理量随原子核状态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随能量缓变的光滑函数;另一个是从状态到状态的迅速变化。按无规矩阵理论,只有这个光滑函数才包含有用的物理知识,而迅变的部分被看成是一种涨落,在一  相似文献   
3.
利用几个原子核转动谱公式系统研究了A≈250质量区偶偶核与奇A核的转动谱,这些公式包括Bohr-Mottelson提出的按I(I+1)展开的AB(ABC和ABCD)公式,按ω2展开的Harris公式以及吴崇试、曾谨言提出的ab公式.结果显示,在二参数公式中,相较于AB公式和Harris公式,ab公式能够更好地描述A≈250质量区的偶偶核基态转动带.对于这个质量区的奇A核,除了K=1/2的转动带之外,ab公式也能给出较好的描述.对于实验观测到的253No的一条转动带,组态指定存在争议.利用ab公式研究表明,该转动带的组态为7/2+[624].  相似文献   
4.
在原子核的代数模型中,讨论了集体回弯效应,较高自旋的F旋混和对称态,以及电磁跃迁几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恩广 《科学通报》1988,33(6):420-420
我们曾经应用统计谱理论,在平均场近似下,讨论了部分s-d壳原子核的形状因子。在不引入任何自由参数的条件下,较好地再现了低动量区的实验结果;对高动量区,理论结果在数量级和峰谷结构上也与实验定性符合。在某种意义下似乎表明,统计谱理论在描述原子核某些基态性质上,也是很有希望的。这一看法,与不久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进一步去分析统计谱方法的固有优点。实际上,正是由于它既能不太困难地处理全部有关核子的贡献,又能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组态的贡献,使得统计谱理论更适于描述原子核的整体性质,如讨论形状因子。同时,也使得它在分析相互作用性质时,能减少“等效”成分,使结论更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6.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