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蛇类几个种与亚种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所产的云南竹叶青蛇、察隅烙铁头蛇、高原蝮雪山亚种和九龙颈槽蛇进行了分类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蛇年谈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大自然》杂志的罗娅萍编辑邀我写稿,在蛇年谈谈关于蛇的故事。考虑到目前我国部分人吃蛇成风,导致蛇类大量被捕杀,严重影响自然生态平衡,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当前的和长远的危害,因而撰写此文。希望人们增加对蛇的了解,不吃蛇,保护蛇。蛇的来龙去脉爬行动物中蜥蜴类和蛇类各约有3000种。一般认为蛇类是白垩纪早期某类蜥蜴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生活、身体变细长、四肢退化消失而形成的,因而是高度特化的蜥蜴类,也是爬行  相似文献   
3.
初揭蛇岛之秘 我国辽东半岛南端、渤海湾东北角的海面上,有一个小得连在普通地图上都无法标出的小岛,它的面积只有0.7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为215米。这个距辽东半岛最短距离仅有5海里、乘汽艇只需20分钟就可到达的岛屿,却无人居住。岛上的“居民”主要是一种叫“蛇岛蝮”的毒蛇。此外,这里还居住着沟鸥、少数鼠类和一些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以及每年定期进行南北迁徙,途经小岛临时歇憩的各种鸟类。岛上毒蛇数量估计有几万条之多,人们因此将之称为“蛇岛”。 为揭开蛇岛的秘密,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科学家特别是辽宁省的…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多年,深刻感受到人们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关注和喜爱.《大自然》杂志在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和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科普工作,让我深感欣慰.再次受邀为《大自然》撰写刊首语,我非常高兴,也很荣幸. 我国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现已知800余种,物种数居世界前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积极开展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和动物地理区划等方面的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国现生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相似文献   
5.
蛇、蛙、蜥蝎之类的两栖爬行动物,有的外形丑陋,有的浑身黏糊糊的,有的还有毒……但赵尔(?)先生却同它们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专家,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年春节期间,赵尔(?)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虽然他谈及的不过是其斑斓丰富经历中的二三事,但仍然不难使人看到赵尔(?)先生的勤奋敬业和博学睿智。  相似文献   
6.
王广力  何舜平  黄松  何苗  赵尔宓 《科学通报》2009,54(9):1250-1261
报道了美姑脊蛇Achalinus meiguens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美姑脊蛇线粒体全序列长17239 bp, 由22个tRNA, 2个rRNA和13个蛋白质基因及2个非编码的控制区或D-loop组成, 存在着基因重排现象. 对已报道蛇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后, 发现一些蛇类线粒体基因组进化规律: 双控制区现象在爬行动物进化历史中独立地发生, 有不同的演化历史; tRNA假基因是在真蛇下目(Caenophidia)中进化形成的; TΨC臂的相对较短(一般少于5 bp)和缺失“DHU”臂造成蛇类tRNA较短. 通过MP和BI分析确定美姑脊蛇系统发育位置应该位于瘰鳞蛇Acrochordus granulatus和其他真蛇下目蛇类之间, 而不应该属于游蛇科Colubridae或者眼镜蛇科Elapidae. 由于美姑脊蛇与真蛇下目中蝰科Viperidae、游蛇科以及眼镜蛇科之间的单系性都被统计检验拒绝(P < 0.01), 由此认为美姑脊蛇所在的闪皮蛇亚科(Subfamily, Xenodermatinae)应该提升到科或者更高的分类阶元. 依据系统发育统计检验结果, 我们选择Bayesian树来进行分歧时间的估算. 原蛇下目与真蛇下目的分化时间为109.50 Mya; 而瘰鳞蛇与其他真蛇下目种类的分化时间为106.18 Mya; 美姑脊蛇的分化时间在103 Mya; 蝰科与眼镜蛇科和游蛇科构成的单系群的分化时间发生在96.06 Mya.  相似文献   
7.
谈谈我国重点保护的两栖爬行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各类动物物种的多样性。根据赵尔宓和鹰岩(1993)的统计,我国已知有两栖动物11科43属274种,其中有175种(63.9%)为仅分布于我国的特有种;爬行动物23科121属387种,其中133种(34.4%)为我国特有种。近年来,新的物种和国外已知物种在我国被发现的新记录还在不断增加。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民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基础。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增加大,人们往往采取“垦荒造田”或者“围海(湖)造田”来扩大种植面积。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大规模修建厂房和住  相似文献   
8.
游蛇科游蛇亚科后棱蛇属,是生活于热带及亚热带山区流溪中的小或中型蛇类,全长20到80厘米。后棱蛇属已知14种,分布于我国南部及东南亚;我国产6种,基本上分布于长江以南。1960年在广西调查时,在瑶山采到后棱蛇属标本两号,刘承钊、胡  相似文献   
9.
温泉蛇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它们是目前仅知可以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唯一两种蛇之一,作者在恩师刘承钊院士的组织下,于1973年去西藏考察两栖爬行动物,曾到当雄羊八井采集和观察过温泉蛇,是我国学者观察研究温泉蛇的第一批人员.本世纪以来,虽然我又有机会组织去西藏考察,但年事已高,被同志们劝阻.幸此期我的中青年间事朋友们和研究生们先后有多人去西藏或四川理塘考察,我得以继续关注温泉蛇的研究进展.应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冯今朝院长之嘱,撰写此文,供有志于在青藏高原研究动物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41年秋我考入成都树德中学就读6年。学校的各科老师都很优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讲授生物学的郑实夫老师。他讲课的特点是充分应用挂图和模型等直观教材,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把一些内地从来看不到的海产动物也讲得栩栩如生。从此我爱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