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芮良夫是周代谏臣群体形象中的一员,在他身上凝聚着周代谏臣的共有特点。但是从文学发展的脉络来看,芮良夫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逸周书》是关键的一环,书中的芮良夫成为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辅弼重臣形象。  相似文献   
2.
周公在历史上被推崇为圣人,先秦典籍对周公事迹有所记载,但是从文学角度而论,这位圣人的形象是比较稀薄的、抽象的,无法从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层面加以关照。《逸周书》中的周公形象可以补充其他典籍的记载,从文学层面构建较为丰满的周公形象。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自成系统的一种新兴文体——言体,以独言、直言和论说作为文体特征,有格言警句型和专论型两种文本形态。格言警句型的作品有《老子》及《逸周书》、《文子》的某些篇目,专论型的言体作品见于《商君书》和《管子》。严格意义的言体作品集中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从战国后期开始,言体作品出现泛化倾向,至汉代消融在政论文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