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清代著名学者、诗人赵翼文史兼擅、博通古今,其治史,既不同于吴派之整辑排比、参互检讨,也不同于皖派的字斟句酌、讲求古义,而多以史为鉴,裨益于当今之治理。其为学,每每能体现出一种理性的自觉,更多关注的是有用于世、有益于人,选择了一务既做学问、又不使学问流于空虚无用的独特治学路径。其为文,所思考的也是以文字“补时阙”。即便考据之学,也少枯涩,而使之带有能为一般人所接受的大众化色彩。赵翼学风的涵养,与清代学术发展及地域文化关系密切,研讨其治学特点,可管窥清代学术内涵的一个侧面,亦有补于今世。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在刻画王熙凤这一人物时,并长仅仅停留在“恶”的一面,而是用摇曳生花之笔,写出了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具有一定的人情味,以及在管理家政方面所表现出的干练、果断的才能、智慧。如此着笔,就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了生活的真实。正因为曹雪芹以细腻婉转而又流畅奔达的笔触层层皴染出凤姐性格的复杂性、深刻性以及独特性,这一艺术形象才骨肉丰满,达到典型化的高度,成为小说之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词话》与《红楼梦》,均是我国古典小说长廊中的耀眼奇葩。前者在小说世界所构筑的英雄梦幻、神魔斗法的虚幻图景中异军突起,将笔墨重点放在对离合悲欢、世态炎凉诸最接近世人生活之本真样态的涂抹之上,为人们认识生活之真相、为后世小说家如何表现生活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绿色通道;后者努力在借鉴别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熔铸个人之风格,"写个个皆知,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壼奥",最终登上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将两书作比较研究,意在追索世情小说发展、演化的轨迹,并力图勾勒出一个大致线索,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英志《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文学遗产》加08年第6期)一文,至少有三首诗著作权误判。《扇面绝句三首》前一首见《瓯香馆集》卷八,题作《题画赠李先生》;后两首见《瓯香馆集》卷二,题为《观潮》,俱为清初“毗陵六逸之冠”恽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宋元南戏为最早成熟的戏曲样式之一,是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宏大的结构、丰富的内容以及别具情趣的表演艺术,完善着古代戏曲的形态,至今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钱南扬在《戏文概论》中推论“戏文的发生,应远在宣和(1119-1125)之前。”辨析各家观点,从南曲戏文所用曲调、海盐腔的产生年代、南戏的流播以及祝允明《猥谈》中的一段记载四个方面,验证钱南扬的观点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6.
瓯北生活在新、旧思想杂陈的清代中叶,虽说缺乏戴震那种激烈批判宋代理学家谬说的勇气,但却有“向来嫌理学”的一贯作风。他虽然对王守仁的文治武功多所推崇,但对其学说如何接纳、接纳什么,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瓯北强调“论古勿泥古”,凡事必求其真,靠个人观察思考,以探求事理的真髓,且经常变换视角,调整聚焦点。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积极求索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7.
诗、词、曲之类韵文,主要是用来抒情,以短小的只曲叙事者较少见.而陈铎散曲,则大量运用小曲叙事,且所叙多为市井百态.这不仅强化了散曲的叙事功能,而且拓展了散曲涉及生活的广度,对以<金瓶梅词话>为代表的世情小说的产生,也起到感染、促发的作用.从整个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陈铎散曲的文学史意义需要重估.  相似文献   
8.
诗话在元好问研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如宋韦居安《梅磵诗话》、明瞿佑《归田诗话》、明都穆《南濠诗话》、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等,大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引起过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比较而言,近现代学者撰著之诗话,利用则比较薄弱。其实,这些后出的诗话,亦散存大量的遗山研究资料,如加以蒐辑、整理、利用,既可使遗山及其作品传播与接受的历史链条趋于完整,又可觇近世诗风趣尚之流变。这一文学史料学的拓展,对当下的元好问研究,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清代著名史家、文学家赵翼的家世问题,一般均从《瓯北先生年谱》或《西盖赵氏宗谱》之说,认为其“本宋室后”。笔者近年来细读瓯北诗及相关史料,提出不同意见。即赵翼乃宋人赵拧之后,赵拧与宋宗室没有瓜葛。赵翼自号瓯北之缘由,众说纷纭。赵柿之祖湘,已“家于衢”。衢,乃浙江衢州。瓯江,即永嘉江。衢州恰在瓯江之北。笔者认为赵翼以此自号,乃示不忘祖宗之意。这则从另一层面证明,他似系宋赵柿之后,而非宋宗室之裔。  相似文献   
10.
朱子之学的兴起,有着特定的生存背景。朱子之学,以希冀与政治联姻、改善当世之环境起步,到为政治"绑架",沦为维护纲常伦理的工具和被孤立的道德逻辑,不幸从一个硬币的正面走向了反面。朱熹为人、为学为人所推重,后世又屡受学人质疑与挑战,其间的原因是复杂的。约略说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特定的社会情势与理学发展的受阻,二是取士方法、途径的单一与理学思想的异化,三是理论之延伸、生发与理学之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