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别取太湖野生(野生组)和三个池塘饲养(投喂人工饲料:配合饲料组、投喂冰鲜鱼:冰鲜组、池塘散养:活饵组)各6尾翘嘴红鲌成鱼,测定比较了池养和野生条件下,鱼的肝胰脏和消化道(前肠、中肠和后肠)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差异.各组鱼的消化酶活性均为肠道高于肝胰脏.除了冰鲜组的肝胰脏外,野生组的蛋白酶活性在其他组织中都是最低的,这可能与野生组鱼在天然湖泊环境中无法得到稳定充足的饵料,间断的摄食或半饥半饱的状态造成蛋白酶活性偏低有关.蛋白酶活性高低顺序为活饵组>配合饲料组>冰鲜组>野生组,配合饲料组的蛋白酶活性比冰鲜组高,仅次于活饵组,提示翘嘴红鲌经过驯化已能较好地适应人工配合饲料.活饵组的前肠、后肠类胰蛋白酶的活性分别是其他组的3.1~1.8倍和3.2~1.8倍,配合饲料组的蛋白酶活性在前、中、后肠中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而冰鲜组蛋白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则相反,表明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饵料的物理性状(如硬度等)也会影响鱼的蛋白酶活性;肠道淀粉酶活性中除了后肠外,均是冰鲜组的淀粉酶活性最高,野生组最低,大小顺序为冰鲜组>活饵组>配合饲料组>野生组;各组鱼脂肪酶活性的高低顺序为配合饲料组>野生组>冰鲜组>活饵组,但除了冰鲜组后肠的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和活饵组(P<0.05)外,其他各组的不同组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之下,环境和饵料对翘嘴红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不如对蛋白酶的影响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2.
分水江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10-12月期间,对浙江分水江水库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共鉴定浮游动物23种,其中轮虫11种(占48%),枝角类6种(占26%),桡足类6种(占26%),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priodont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和特异中剑水蚤(Mesocyclops dissimilis).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变化范围为78.0~297.3 ind./L,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044~8.924 mg/L.依据同步测定的理化指标,运用化学评价指数(Pb/n)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PI)对水质进行评价,并结合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对分水江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分水江水库的水质属中度污染型,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必要的巩固治理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3.
以日本沼虾太湖野生群体为亲本,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每尾雄性日本沼虾配对5尾雌性日本沼虾,构建了4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8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并应用半同胞组内相关分析法估计了日本沼虾孵化后65 d和97 d体长、腹部长和体重的遗传力。结果表明:(1)各家系幼体培育成活率为13.52%~25.24%,每个家系平均产生92尾仔虾;孵化后65d和97d的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2.18%、57.88%;各家系雌性个体占绝大多数,雌雄比为1:0.01~0.08;孵化65d有部分个体开始抱卵繁殖,抱卵比例在1.75%~20.51%之间。(2)孵化后65 d和97 d体长、腹部长和体重的狭义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082~0.180、0.075~0.160和0.125~0.213,其中以母系同胞方差估计的遗传力最高,父系半同胞估计的遗传力最低。初步结果显示,日本沼虾生长性状较适合进行家系选择或群体间杂交,但由于受个体抱卵率、成活率及育种设施等限制,进行大规模家系育种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