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学术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进行了"再阐释",同时还探讨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运用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对《简爱》中的“疯女人”形象进行重新阅读 ,通过挖掘伯莎·梅森作为配角之外的隐喻功能 ,来论证该形象的塑造 ,是女性作家还女性一种历史真实的有益尝试。是对男权文化的一次解构  相似文献   
3.
文章梳理了关于古希腊神话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剖析了古希腊神话的起源及谱系。认为古希腊神话具有海洋型神话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崇尚力量、推崇自由与个性价值,同时又流露出浓厚的宿命观念。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中的杰出代表,他以自己惊世骇俗的艺术创作,另辟蹊径,为西方学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创造了一种令人不寒而粟的艺术真实。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卡夫卡的创作进行了探寻:卡夫卡在进行艺术虚构时总是脱离不了浓重的自传色彩,这是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卡夫卡采用变形、怪诞、象征等现代派手法,使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光怪陆离的艺术氛围;卡夫卡的作品貌似荒诞.实则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透露出浓重的悲观和绝望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自然之子形象作为一股生生不息的创作之流,最能典型地代表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旨趣。鉴于目前国内对其作品中的这一类人物形象缺乏系统研究,笔者拟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探索的不同阶段,对其主要的长篇小说的自然之子形象进行历时性的梳理与分析;其次,挖掘、整理这一类人物形象的共有特征;最后,揭示自然之子形象的人格之谜并探讨作家本人独特的审美追求。第一部分:“自然之子形象系列”。按照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梳理出以下几位自然之子形象:“乔治、安纳布(《白孔雀》),莫瑞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