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四川北部鱼洞梁6条剖面样品的镜下岩石学特征为基础,以微区多参数实验分析数据为依据,对四川盆地鱼洞梁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进行了研究。认为飞仙关组最有利的储层为溶蚀颗粒型白云岩储层,储层控制因素包括:台缘及台内浅滩微相是储层形成的环境基础;颗粒类型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早期少量的白云石化作用使储层得以保存;后期的各种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的重要因素;无论早期还是埋藏期,过量的自生白云石则会大量充填储层空间,对储层有一定的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介壳滩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芯及显微镜下观察的基础上,明确了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发育介壳灰岩、含泥质介壳灰岩与泥质介壳灰岩等3种岩石类型,为浅湖-半深湖环境介壳滩不同微相的沉积产物。测井及地震相综合分析认为,介壳滩中可进一步识别出滩主体、滩翼及滩前斜坡等几种微相,这几种微相在平面上的分布主要受古地貌控制:滩主体分布在水下隆起区;滩翼分布于水下隆起周缘;滩前斜坡主要分布于水下隆起区与沉积中心之间的过渡环境。介壳滩在纵向上的演化和迁移主要受湖平面变化控制,湖平面上升期,介壳滩由湖盆中心的低隆起区向湖盆周缘隆起区迁移;而在湖平面下降期,介壳滩又逐渐由湖盆周缘隆起区向湖盆中心低隆起区迁移。  相似文献   
3.
川西南部白马庙地区雷口坡组处于勘探初期,工区内钻井较少,天然气勘探潜力大。受印支早期运动的影响,雷四3亚段藻白云岩地层遭受不同程度剥蚀,自龙门山前带向盆地内逐渐减薄。针对研究区钻井少、储层非均质性强、薄层白云岩预测难等问题,首先通过单井合成记录精细标定,分析不同藻云岩厚度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多属性优选开展藻云岩定性预测的研究。接着基于敏感曲线分析,电阻率曲线对藻白云岩与其它岩性有很好的区分性,重构出能够反映岩性变化的拟波阻抗曲线,利用井约束的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来定量预测藻云岩的厚度。藻云岩预测结果与地质规律及实钻井结果匹配性较好,证实了该套研究方法预测薄层藻云岩的有效性,同时不同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相互印证,为下一步川西南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藻云岩储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