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涉及心灵的活动,是各种教育行为中最需要教育艺术的一项活动,经过思想政治教育者艺术处理的教育内容是可以呈现出人文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沟通活动中要避免直接告知,注重逻辑推导;弱化命令指示,拓展沟通方式;重视价值判断,结合事实判断;善用“默会知识”,接轨现实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的难点是:市场经济的出现,使大学生德育丧失了传统的优势地位,德育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差,工作方法落后,教师的主导作用受到冲击。要提高大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就必须牢固树立“生命线”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索德育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教育方法是达到教育目标的工具,那么,政治观教育方法就是达到政治观教育目的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政治观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应该在继承和借鉴的辩证统一中加以改进和创新。要深入研究政治观教育规律,开展系统的、层次分明的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觉性的双效互动;要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政治观教育的新途径;要大胆借鉴其他学科领域和国外的先进教育方法,注重隐性教育和环境渗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在家庭、学习、爱情、思想道德、自我人格、独立意识等几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矛盾,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其心理规律,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使他们安全渡过大学时代。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是否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具有明确的认识,是否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要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对目前大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三个方面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