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2,6-二乙酰吡啶与苯胺在甲苯中胺1:2的物质的量比进行反应,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获得了其单晶,测定了单晶的结构,用热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希夫碱2,6-双(1-苯基亚氨基甲基)吡啶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2,6-二乙酰吡啶与苯胺在甲苯中按1:2的物质的量比进行反应,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获得其单晶,测定了单晶的结构,用热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二甲亚砜/丙酮-二甲亚砜为反应介质,合成了Cu(Ⅱ),Fe(Ⅲ)的L-从氨酸,吡啶-2,6-二甲酸三元配合物,并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电导率,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组成分别是「FeC12H13N2O8」Cl2,「CuC12H14N2O8」Cl2。同时,对其溶解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两种新型钌多吡啶配合物:[Ru(bpy)2(PyIP)]2 (1)和[Ru(dmb)2(PyIP)]2 (2),采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和1H NM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紫外滴定、荧光滴定以及粘度的方法研究了两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均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然而配合物1与DNA的结合比配合物2的要大.这种现象是由于辅助配体的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