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沙林和梭曼是毒性很强的有机磷神经毒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胆碱酯酶(AchE)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研究沙林和梭曼的中和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解析其质谱,对研究核除剂机理具有指导意义.较详细地描述了离子碎裂的机理,如氢的迁移、碳链的重排.沙林和梭曼断键的位置和碎片的相对丰度主要受键能以及各种稳定化作用的影响,如p-π共轭效应、共振效应、空间效应等.  相似文献   
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在DNA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金纳米粒子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特点,并归纳为物理法及化学法。前者包括真空蒸镀法、软着陆法及激光消融法;后者又划分为溶胶法、晶种生长法、反胶束法、相转移法及模板法等。不同的方法可获得不同粒径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金纳米粒子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使其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尤其在DNA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方法的特点,DNA检测可分为光学检测法、电化学检测法、压电检测法等。在这些方法中使用金纳米粒子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检测范围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共振结构在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杂环硝基化合物以及高氮化合物中普遍存在,准确计算这些化合物中的共振能,对预测含能材料的冲击波感度,合理设计与合成新型含能材料分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密度泛函BLYP/DNP方法,结合等键反应方程计算了4种苦基三唑衍生物的共振能。计算结果表明,4种苦基三唑衍生物的共振能与其撞击感度(H50)有内在联系,共振能越大,撞击感度越低。  相似文献   
4.
以C60、对-硝基苯甲醛和甘氨酸为原料合成得到2-(4-硝基苯基)吡咯烷[3,’4:’1,2][60]富勒烯1。通过正交试验对产物1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探讨了反应物计量比、温度、时间和溶剂体积等对产物1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合成产物1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物计量比为1∶2∶4、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8 h、溶剂甲苯体积为80 mL,此时产物1产率可达到79.6%(以消耗的C60计)。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检测手段对合成产物1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水平下,选择环丁烷作为母体,结合等键反应,精确计算了1,1,3,3-四硝基环丁烷(TNCB)生成热与燃烧焓,并根据Kamlet假设对TNCB的爆轰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TNCB的爆速、爆热、爆压均比较高,表明TNCB可能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含能材料。  相似文献   
6.
生化战剂除剂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生化战剂除剂的几种方法,常规方法包括焚烧、等离子体高温分解、氢解、超临界水氧化、超热漂白等高温除剂方法和水解、氨解、电化学氧化、溶剂化电子技术、非水溶剂取代、光化学氧化等低温除剂方法.从实战出发可以采用高温燃烧弹、微乳液等方法,若需有效摧毁地下深埋的生化武器,可采用核除剂的方法,即利用低当量核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强辐射等效应原位摧毁生化战剂,其附带毁伤效应要比常规除剂方法小得多.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含能材料在紫外激光辐照下的烧蚀特点及规律,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微粒计数器等表征手段,分别对不同质量、不同厚度的黑索今(research department explosive, RDX)含能材料在紫外激光(波长为355 nm)辐照下的烧蚀尺寸、烧蚀形貌以及冲击波引起的材料喷溅等特性进行表征与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射激光能量密度的不断增大,含能材料的横向烧蚀面积和纵向烧蚀深度均先增大后减小,且最终烧蚀面积保持在光斑面积大小,烧蚀深度保持在60 μm左右;对于激光烧蚀诱导的含能材料微粒喷溅,中尺寸的微粒数量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而大尺寸的微粒数量却一直减少。与大光斑激光辐照相比较,在相同能量密度下,小光斑辐照时的横向烧蚀面积更小,烧蚀致微粒喷溅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