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针对当前工艺回收废铝电解质浸出液中有价元素存在须要先除氟且有价元素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采用诱导结晶法生产冰晶石,回收浸出液中氟、铝等有价元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H,可实现浸出液中沉淀产物的调控,pH<5时,浸出液中得到AlF2OH;pH在5~8范围内,得到Na3AlF6和AlF2OH共沉淀;pH>8时,得到Na3AlF6和Al(OH)3共沉淀。除氟最佳工艺条件为:pH=9,碱液中NaOH质量浓度160 g/L,加碱速度1 mL/min,反应温度50℃;此时,溶液中残余氟质量浓度为59.32 mg/L,氟回收率为98.91%,沉淀含水率达54.92%。加入冰晶石晶种可诱导溶质在晶体表面生长,改善产物及除氟性能;在晶种添加量为4 g/L,陈化时间为2 h条件下,沉淀含水率降低至29.59%,过滤系数提高到30.24×10-4 cm/s,平均体积粒度增加到105.89 μm,溶液中氟含量降低至48...  相似文献   
2.
谭璇 《科技信息》2009,(6):96-97
模糊性在语言中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指词语的范围边界不够确定。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有过滤状态的事物和现象(即不能够单单理解表面意思,要在不同的环境中透析其含义的事物和现象),在认识的过程中有认识上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所以语言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模糊性。模糊性是口语基本特征之一。我们不难发现在口语交际中遇到的模糊表达信息会比较多,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识别和处理模糊信息,从而在交际中达到顺畅,愉快的效果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翻译这些交际中的模糊语言呢?本文浅显地讨论了这方面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电视新闻稿的编辑过程之中需要掌握相关技巧和方式,同时应当注重电视新闻稿编辑技巧的运用,以更好的增强新闻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益,真正意义上达到准确传播信息的效果.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方式和基本的写作技巧,同时对写作过程之中应当注重的问题和应当不断进行改进的相关层面内容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工作的发展,更好的增强电视新闻稿编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