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弧光接地过电压对数字化配电网中的设备尤其是智能设备危害甚大,而现有的消弧补偿装置在设备和运行理论还有诸多不足的问题,以35 kV电网为例,提出临界零序电压的概念,并利用其可区分间歇性电弧和自熄性电弧接地故障的能力,结合故障电流的动态特征提出配网中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的判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判据是预防数字化配网弧光接地过电压产生的重要基础;该预防判据准确可靠,低阻和高阻接地情况都适用.  相似文献   
2.
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多点取能可以为线路的全面监测提供电源保证,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供电方式的弊端。地线取能可行与否的关键之一在于取能功率是否足够,有必要分析各取能点的功率分布情况。文中针对典型架空输电线路,结合理论分析与EMTP-ATP程序的仿真计算对地线多点取能时各取能点的功率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距离单点接地处最远的取能负载的功率随与前面负载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而前面的负载则随该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但降幅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同时,取能负载阻抗减小时,最后一个负载电流的变化幅度增大,而前面负载的变化幅度则减小。此外,距离单点接地处较远的取能负载功率大于较近处的负载功率。但是,取能负载位于单点接地处两侧时彼此互不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