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2000、2005和2010年3个时期的工业、农业、环保、自然条件和人口等相关数据,对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磷收支演变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不同时期磷的输入、输出总量变化不一致,其中,2005年磷输入总量比2000年的稍有下降,2010年较2000年略有增加,而磷输出总量则显著减少,从而使单位面积磷盈余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人畜排泄物磷和化肥磷是磷输入的主要来源,而作物收获后带走的磷是磷输出的主要途径.此外,珠三角地区磷收支变化的区域差异显著,深圳、东莞、佛山、广州和中山等城市面临较为严峻的磷污染潜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7年11月-2008年3月广州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和气象资料,探讨了短时间尺度下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采样期间所得到的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气温在天气尺度下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能与2008年初南方发生严重冰雪冻雨灾害期间特殊的大气环流形势、水汽输送等因素有关。在单次连续降水过程中,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随着降水的持续,降水中稳定同位素逐渐降低,另一类则是降水中稳定同位素表现出V型结构特征,且降水中过量氘(d)的变化与同位素变化趋势类似,这些不同类型的同位素组分变化趋势可能跟水汽来源、锋面活动、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到的蒸发分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