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选取14个代表性点位对2005—2016年间湖北棉铃虫7种主要寄主作物种植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基于辛普森指数和香农指数的寄主作物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时空差异或变化.从年度变化来看,除枣阳、公安、潜江、仙桃等少数点位外,大部分点位的寄主作物多样性无显著变化.从空间差异来看,14个点位中枝江和钟祥等地的寄主作物多样性相对较高,而枣阳和曾都等地的相对较低.按区域比较发现,鄂中北寄主作物多样性最高,鄂中南、鄂东北次之,鄂北最低.可为进一步研究寄主作物多样性对湖北棉铃虫的影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梁子湖区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高风险种植模式和高风险区,采用遥感数据分析和流失系数法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5个镇农田氮、磷流失量分别为525.07 t和25.35 t,在常规施肥情况下,农田本底氮、磷流失量占全部流失量的比例分别为76.17%和75.30%,远高于当季施肥造成的流失.5个镇中涂家垴镇氮、磷流失量和流失强度相对较高.主要种植模式中,平地-旱地-园地的氮、磷流失量最高,分别占全区的58.86%和63.87%.平地氮、磷流失量最大,占全区的93.02%和92.72%.研究表明,涂家垴镇是研究区内氮磷流失高风险区,而平地-旱地-园地是氮磷流失风险最高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