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本通过对语调特点和范围的讨论,提出:动态性和多样性是语调的突出特点;语调应分为宏观语调和微观语调两类,这样才能把握语调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补语状态的考察,提出多层补语是客观存在的,并讨论了多层补语的成因、分类、对中心语的要求、不同层次补语的排列顺序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修辞著作,多把回环与回文等同,认为回文是回环的另一种称谓.例如:1982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士文著《修辞讲话》中说:“故意用‘往复’的语句形式表现两种事物或情境的相互关系,这种修辞方式叫‘回环往复’,简称‘回文’.例如,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  相似文献   
4.
就叠音后缀的构成、语义形成的理据性、构词能力以及叠音后缀产生的原因等进行探讨,力求对叠音后缀作出较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汉语中有一种句式,这种句式中,后面说到的项目总是与前面提到的项目一一对应,可以称之为"列举分承式结构"。对这种句式在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正在使用的全国高教自考教材《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存在的瑕疵予以指正,涉及概念称代不一和定义有悖理据等数个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言语义刍论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义的组成、语义的性质等越来越关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语言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例如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可读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促使语义学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但是,语义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仅就语义的分类来说,便众说纷纭。有的分得很细,如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他的名著《语义学》中将语义分了七类;有的分得较粗,如贾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