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定位学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功能,是改善体育健身休闲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务实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福州市学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的实践为例,探索构建思想创新、政策扶植、科学管理、安全保障和建立监督、评估、激励的长效发展机制,加快学校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进程,推动学校体育设施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育人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黄美  郭孝平  许政红 《科技信息》2007,(13):196-197
学校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各级各类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手段,而合理的竞赛体制不仅有利于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而且更能充分调动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交流与学习。因此制定合理的体育竞赛体制不仅在项目内容的设置和组织形式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师生员工参与进来,而且还要设置适合不同运动水平、不同运动喜好的学生和教职工均能积极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体会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把运动会真正办成具有特色、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技术性高、既展现学生的个体优势,又能体现集体作用的综合性运动会。  相似文献   
3.
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福州市学校体育场馆中的试点中学和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学和高校都取得体育场馆开放的较好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高校明显优于中学.建议政府要增加中学场馆开放的专项经费支持和加大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学校自身要确实做好体育场馆的开放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