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1.
黑大豆中过氧化物酶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黑大豆(包括药用黑豆)的干种子及萌发种子各器官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与黄大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黑大豆干种子及萌发种子的种皮中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黄大豆;而子叶为绿色的药用黑豆又显著高于一般黑大豆;萌发三天的子叶中POD活性在黑大豆与黄大豆之间相差不大,而SOD活性则是黑大豆略高于黄大豆.萌发三天的黑大豆芽的POD和SOD活性低于黄大豆,与种皮和子叶中的结果相关.  相似文献   
2.
前言老参地轮作柴德槐后,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在《老参地轮作紫穗槐对人参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一文中已作了评述,放线菌在土壤中在某些物质转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分布在土壤中的主要抗菌素产生菌。对于土壤中放线菌的分布、区系组成及其产生抗菌素的研究,已有了许多报道。但从老参地再利用的角度,探论与分析放线菌的区系变化,以及探讨人参根际土壤拮抗放线菌的抑菌效应的报道还很少。本文是在研究老参地轮作紫穗槐对人参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与有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衰老过程中的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希尔反应活性、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同工酶分析,发现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希尔反应活性均下降,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逐步下降,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带数均随大豆叶片衰老与增加,以大豆叶片为材料,讨论了光合活性与同工酶的关系及自然条件下叶片衰老中光合活性下降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
特异株型大豆与普通大豆比较,茎、叶、花的形态有着较大的区别,表现为:茎的中下部为圆形,上部为扁形或棱形;叶片的着生状态既有对生、互生也有轮生,而且多数叶片生长于茎的中上部,叶柄较短;花集中生长于茎的顶端呈现一大荚簇.特异株型结构使大豆在生殖生长时期的源库供应关系较为合理,降低了大豆花荚脱落率.  相似文献   
5.
提高油酸的相对含量,增加油酸 /亚油酸(O/ L)的比值,已成为目前油料作物品质改良的重要内容.ahFAD2B是编码花生微粒体ω 6-脂肪酸脱氢酶的主要基因,根据双链RNA介导的基因沉默原理,设计和构建了可以抑制花生种子油酸脱氢酶基因ahFAD2B表达的载体,从而提高了油酸的含量,改善了花生油脂肪酸的组成.进一步将该构建组装到一个双右侧边界(DRB)的共转化载体中,用该载体来转化花生,以期从转基因后代中筛选无抗生素标记基因的高油酸花生材料.  相似文献   
6.
7.
采用场强为0.75kV/cm的静电场处理人参植株,原子吸收法测得人参所含的离子增加,而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相对减少,用^32P示踪标记离子在溶液中的分布,显示出离子向静电场的正极移动。静电场处理的培养液中人参根系的呼吸速率明显增大,HCO3^-的浓度也有所提高,由此对静电场促进极吸收矿质元素效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花生DNA导入大豆的后代POD S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花生DNA导入大豆中,得到变异后代D3.取结荚期大豆、花生和D4的不同器官为测试材料,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同工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导入后代D4种皮的SOD、POD活性明显增高,种子活性降低;其同工酶在凝胶上的分布及染色活性均表现出与受体和供体不同的特征,有的酶带明显来自花生DN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