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外交联盟观经历了从结盟到不结盟两个阶段。毛泽东时代,因国力受限,只能依靠盟国力量以求立足于国际舞台。80年代初,我国外交实现了由结盟向不结盟的重大转变。外交联盟观的调整,既是时代主题变化的结果,也是中国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它使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独立自主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更有利于发挥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虽都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过渡学说,但两人在新民主主义的若干问题上除具有共同的基本原则思想外,也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存在着思想差异.在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定位、中心任务、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以及关于新民主主义过渡等方面两人有基本一致之处,而在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的问题、中国工业化发展模式问题及中国农业社会主义化的问题等方面两人则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革命理想。在此后的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路径来传播与普及这一理想,使其发挥多元整合和凝聚社会大众的作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这一历史进程对新时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