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比较成年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猪的冠状动脉分型、血管弯曲度、左、右冠状动脉直径和植入支架直径,长期饲养后动物体重变化,探讨两种品系小型猪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巴马小型猪9只,贵州小型猪12只,雌雄兼用。常规麻醉动物后,称重,行冠状动脉造影,目测冠脉直径,以过膨胀方式植入支架,再次行冠脉造影观察支架贴壁情况。术后常规饲养动物,饲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凝。于支架植入后26周,再次麻醉动物,称重,行安乐死。比较两次实验动物体质量变化,由介入医师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冠脉分型、血管弯曲度,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植入支架段冠状动脉的最小直径和参考直径。结果两组动物均完成支架植入实验并存活至实验终点,死亡率0%。经过26周饲养,巴马小型猪的体质量变化显著小于贵州小型猪(P〈0.001)。两种小型猪冠状动脉均为右优势型,血管弯曲度〈30°。巴马小型猪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参考直径和最小直径以及植入支架型号与贵州小型猪无统计学差异(P〉0.05)。巴马小型猪的右冠状动脉的参考直径明显小于贵州小型猪(P〈0.05),最小直径和植入支架型号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活体、动态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发现巴马和贵州小型猪的成年动物冠状动脉分型均一且与人类一致;血管弯曲度小、易于进行介入导管操作;主要分支直径适合植入直径2.75 mm或3.0 mm规格的冠脉支架。在慢性实验饲养过程中,成年动物的体重变化不大。因此,两种品系小型猪均适合冠脉支架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哲学普遍联系出发,分析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哲学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模型模拟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科再灌注治疗过程,探讨心肌 肽素在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2只小型猪分成单纯损伤组和治疗 组,每组6只。X线下用球囊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流造成心肌缺血;90 min后退出球囊,血流再通造成再灌注 损伤。在心肌缺血60 min后,经静脉给予治疗组动物心肌肽素、单纯损伤组动物0.9% NaCl水溶液干预。分别在 术前、用药结束和用药后24 h进行血清酶学及超声心动检查。用药24 h后,取出心脏进行TC染色并测量梗死面 积,切片行病理学检查、评分和原位凋亡检测。结果 两组各有5只动物存活至实验终点,治疗组乳酸脱氢酶、肌 酸激酶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水平与单纯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24 h左心室 舒张末容积较单纯损伤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和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组的梗死区细胞凋亡较单纯损伤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用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再灌 注模型模拟急性心梗患者内科再灌注治疗,静脉输注心肌肽素可通过减少梗死区细胞凋亡保护心肌,但对于大面 积、严重心梗患者,短时间、单独使用心肌肽素不能明显减小梗死面积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