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红树林是保护海岸的重要生物资源。近年来,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红树林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为各种生物生存繁衍提供了场所和食物来源。为反映保护区的生物资源现状,提供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信息,对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内昆虫资源进行采集和调查。共获得451种昆虫,分属14个目109个科,重要的危害类群与天敌昆虫均有发现,昆虫种类显著多于以往历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昆虫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反映出本区域生态环境的多样化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红树林大面积死亡的原因,以及虫害、互花米草对高岭土的响应,本研究在铁山港榄根村红树林区设立23个样方,调查样方内红树植物主要植食性害虫的种类和密度,以及植物叶片受损率;调查蛀干害虫在白骨壤树干上的分布规律,并统计互花米草的面积,从而分析高岭土对有害生物以及有害生物对红树植物的影响。结果显示,调查区域主要植食性害虫为柚木肖弄蝶夜蛾(Hybaea puera)、海榄雌瘤斑螟(Ptyomaxia sp.)和蛎盾蚧(Lepidosaphes sp.)。其中夜蛾主要分布在低潮位,盾蚧主要分布在中高潮位,斑螟虫口数量少,无明显分布趋势。在高岭土影响较小的低潮区,红树植物叶片的受损较为严重。本研究首次发现多毛梢小蠹(Cryphalus pilosus)危害白骨壤的树干,说明高岭土粘附在叶片表面一定程度上减缓食叶害虫的危害,但引发了蛀干害虫的发生。调查区域互花米草斑块约180个,面积约2.82 hm2,死亡红树林斑块内已有互花米草入侵,高岭土的淤积未对互花米草造成不利影响,相反在高岭土淤积严重导致红树林死亡的区域,互花米草最先入侵定殖。本研究为调查地白骨壤死亡的原因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后期人工修复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建立一种基于Google Earth高分影像的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单株精准识别的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开展红海榄的资源调查和生态研究。研究以广西北海铁山港东岸榄根村外围天然红树林中的红海榄种群为对象,利用高分辨率Google Earth影像精准识别红海榄的个体,进而获取种群数量、冠幅、高程等重要数据,并在影像上设置89个100 m×100 m的样方,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红海榄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影像中可识别红海榄植株数量共有848株;在高程1-2 m滩涂有红海榄615株,占全部数量的72.5%,在适生滩涂高程下呈现一定的正态分布特征;冠层直径大小在1.00-1.99 m的红海榄494株,占全部数量的58.3%,研究范围内红海榄种群密度南向大于北向,向海方向大于向陆方向,斑块中心区域大于边缘区域;各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该天然红海榄种群呈聚集分布。以上结果说明,利用Google Earth高分影像可有效识别冠层直径1 m以上的红海榄单株;北海榄根村红海榄种群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并且红海榄幼树较多,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域的红海榄种群数量将会增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