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试验运用对比方法,对西藏高寒地区初步修复的草地进行放牧试验,调查统计草地杂草的密度、盖度、高度及盖度,分析不同措施下杂草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以探讨其抗牧能力.结果表明:移栽处理植物总密度为405.78株/m~2,低于对照的总密度545.78株/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n=9);移栽处理总盖度为39.56%,是对照的1.41倍,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n=9);移栽处理总生物量12.08 g/m~2,为对照的1.67倍,差异并不显著(P0.05;n=9);移栽处理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是CK的1.03倍,Pielou均匀度指数是CK的85.3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是CK的1.33倍,Simpaon多样性指数是CK的1.03倍,均无明显差异(P0.05;n=9).因此退化草地经移栽封育短期恢复后,其抗牧能力并没有改观,西藏高寒地区重度退化草地应采取长期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藏药材喜马拉雅紫茉莉6个不同种源地的66个个体的14项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喜马拉雅紫茉莉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656,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低于数量性状,其平均变异系数为27.08%,变化趋势同多样性指数相反;主成分分析显示花的大小、颜色、花梗及花萼腺毛粘性和叶的形状、大小能反映喜马拉雅紫茉莉形态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显示:在个体水平上,66个个体分化为3个类群,不同居群的个体多混聚在一起,仅居群B个体出现明显分化;在居群水平上,喜马拉雅紫茉莉的栽培群体可划分为两个类群.  相似文献   
3.
藏杏果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通过藏杏果实表型性状变异特点来揭示其遗传变异特点,更好地开发及利用藏杏种质资源.对30组藏杏果实样本的横径、厚度、纵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形指数几项形态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藏杏果实表型性状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除横径与果形指数外均较小,其中,果实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高(14.10%),厚度的变异系数最低(5.37%),表型性状变异幅度不大;藏杏果实各表型性状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的相关性不大,果实横径却与其他表型性状高度相关;同时在聚类分析后可将不同样本种质资源整体分为3个类群,其中横径和单果重较小的2个类群可首先聚为一类.横径是藏杏表型性状中遗传变异程度较大且是影响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