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2.
3.
通过对中国的儒教、佛教、道教和西方的犹太-基督教等主要教派的技术观进行梳理,便可发现宗教和技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关系,既有血与火一般的对立和冲突,也有共生和共融,更有互不相干之时。技术和宗教各有其存在的空间,技术主要是同客观的物质世界打交道,宗教主要是同世界的价值观念打交道。技术虽能解决人类物质文明方面的问题,却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精神文明和精神归宿问题,而且技术本身还有关乎造福人类抑或贻害人类的发展方向问题。为确保技术沿着造福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需要诸多社会力量和文化因素的协同作用,而宗教无疑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力量和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雨层云特点,针对云滴增长的相变过程,建立了与雨层云降水过程相适应的反应—动力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到了云滴浓度增长率的表达式和关于云滴总数的概率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5.
6.
从传统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是城市化进程对农民工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衣民工群体中准市民型、徘徊型和返乡型在观念上各有特点,在市民化过程中分别面临不同的困境。在考察三种类型农民工群体思想观念差异性的基础上,指出其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组织(集体)认同理性化、权利追求公民化、价值观念现代化、法制观念市民化和职业道德市民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文献[1]所讨论的大气对流现象,用突变理论研究了层结曲线为二次型时的非线性对流模型,给出了突变理论应用于Hamilton系统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