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通过Ag纳米颗粒部分置换预先吸附在活性碳表面的PdCl4^2-及PtCl4^2离子,制备了碳载型Pd—Pt—Ag空壳纳米催化剂.催化剂中不同Pd和Pt比例可通过控制前驱体溶液中的金属浓度方便实现.将得到的二元及三元空壳纳米催化剂用于甲酸电氧化,发现pd2.6Pt0.4Ag/C表现出了最佳的电催化活性,初步归因于表面活性位的增加及合金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对图式理论与听力理解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图式丰富程度与听力理解能力并不成正相关,学习者图式丰富并不代表其听力理解能力更好。这给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控制X气田生产压差主动防砂可以达到有效防砂的目的,但技术人员仍没有合适的临界出砂压差计算模型.优选"M-C模型"作为基础模型,考虑影响X气田出砂的3种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验测试数据对"M-C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考虑泥质含量和含水饱和度的临界出砂压差计算新模型.对现场10口气井验算表明,计算精度提高了13.9%.  相似文献   
4.
传统以典型或等概率泄漏场景为代表开展危险气体检测报警仪选址的做法未能体现装置真实风险,报警仪的探测效率较低。提出一种基于场景集的危险气体检测报警仪选址方法。融合泄漏源工况和风场等重要随机因素生成可能发生的泄漏场景,并定量预测场景发生概率。以概率加权法建立报警仪选址方案的定量评价指标,结合报警仪数量约束构建随机优化模型。结合气体扩散经验模型定义泄漏场景风险指数,在保证风险覆盖率的前提下,优选最大可信场景进行CFD数值模拟。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实现优化模型的定量求解。以某柴油加氢装置为例,采用该方法进行硫化氢检测报警仪选址优化。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最优选址方案与原布置方案相比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探测效率。  相似文献   
5.
种子生长化学沉积法被用于制备玻璃毛细管内擘上金膜:在玻璃毛细管内壁自组装上氨基硅烷,然后利用静电相互作用组装上单层金溶胶纳米粒子,最后在管内缓慢注入含有氯金酸和盐酸羟胺化学镀液生长金薄膜.该方法通用易行,可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玻璃毛细管内壁形成厚度连续、均匀和可控的金属层.  相似文献   
6.
蔡文斌 《科技信息》2014,(3):230-231
本文针对500kV同塔双回线路降压220kV运行时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利用EMTPE程序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分析,为线路接地开关选择提供依据,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可靠性。另外,对500kV同塔双回线路降压220kV运行时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与常规220kV架设线路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准确地预测油井产油量在油田生产中至关重要,针对传统的线性预测方法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以及在处理时序问题上难以很好拟合历史数据的问题,提出使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来解决数据中存在的时序关系以及增强模型的可移植性,并且分析了时间滞后、学习率衰减和神经元随机失活三个参数对油井产油量预测模型的影响,发现这三个参数分别为36、0.3和0.8时,模型表现最佳。使用最优参数建立油井产油量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XX油田的三口实验井数据上,其中井H3-32的后期实际产油总量为1470.5t,预测值为1442.33t,误差为1.92%;井H3-34的后期实际产油总量为1564.5t,预测值为1545.98t,误差为1.20%;井H3-35的后期实际产油总量为742.2t,预测值为772.12t,误差为4.05%。由此可见,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油井产油量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本文研究成果可促进先进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对我国油田生产方案的制订和原油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认识郑408块先导试验区的火驱动态,并深入研究敏感性稠油油藏火烧驱油机理,研制了新型一维火烧驱油物理模拟实验装置。采用郑408块地层岩心和地层原油进行了室内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郑408块油藏点火温度为365~375℃,火烧前缘推进速度与注气强度呈正相关,在充分注气燃烧条件下,地层不会出现结焦现象;火烧之后岩石矿物组分改变有利于储层渗透性能的改善,但变化不大。实验证据显示,在燃烧带前缘存在高含油饱和度带,在该区域压降较其他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9.
水敏性稠油油藏开发方式优选是稠油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环节,在确定优选评价因素、评分标准、各因素权重、模糊关系矩阵R的基础上,建立了稠油开发方式优选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针对草4块中等水敏性稠油油藏特征,通过模糊变换计算得出稠油冷采综合评判结果为0.125,稠油热采结果为0.625,稠油冷采的效果一般,而用热采效果较好.这对该区块油藏的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压裂裂缝起裂及裂缝延伸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平井压裂可以有效提高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的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裂缝起裂和裂缝延伸规律是水平井压裂的关键问题之一.建立了水平井压裂裂缝起裂压力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求解模型可以得出:井筒方位角不同,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对裂缝的起裂压力影响规律不同,在井筒方位角为0°时最不容易起裂,而在井筒方位角为90°时最容易起裂;对比分析了现有裂缝延伸模型,得出全三维裂缝延伸模型适合水平井压裂裂缝延伸模拟;分析了产层和盖层的应力差对裂缝缝高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隔层与产层的应力差大于5MPa时,裂缝被限制在产层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