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活性石灰的微观结构与活性度的关系.在AutoPore Ⅳ 9500型压汞仪上对样品进行孔隙结构分析,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通过国标法测了试样品活性度.实验发现:随着比表面积、孔容积的增大,石灰活性度增大;随着平均孔径的增加,石灰的活性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含碳纳米管悬浮液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中加入碳纳米管制备了含碳纳米管悬浮液(纳米流体),研究了几种典型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及乳化剂OP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静置和离心分离等手段研究了其稳定性,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未加表面活性剂时碳纳米管不能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而添加了表面活性剂的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能够稳定存在数月,而且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此时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好.在3种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作为分散剂时碳管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石钢生产条件 ,研究了 Ca O、Si O2 、Al2 O3和 Mg O四元渣系脱硫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炉渣碱度在 1 .1 0~ 1 .2 0之间 ,Mg O≯ 1 0 % ,Al2 O3≯ 1 5%时能获得最佳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活性的石灰与精粉反应,观察石灰的晶粒尺寸、孔隙大小与分布等微观结构的不同对精粉矿化过程的影响,确定精粉矿化过程中的最低矿化温度,矿化温度越低则其矿化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5.
以活性石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观分析。通过测定石灰物性,如活性度、石灰体积密度、气孔率、比表面积与孔径等,确定了石灰活性与其物性相互之间的关系。石灰活性度随着体积密度、孔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比表面积气孔率的增大而增大。从活性石灰微孔和中孔的分布范围和积累量来看,石灰中微孔和中、孔的积累量越大,石灰活性度越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高放废物的处理方式,笔者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K2O.4TiO2晶须,并以该物质作为载体,研究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与锶的离子交换情况和浸出性能。利用XRD,SEM对载体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ICP-AES测定离子交换量和浸出量。结果表明:控制合适的条件可以合成具有高长径比的四钛酸钾晶须;载体的交换量随着交换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实验条件下交换量最高可达93%;交换后进行高温固定是必要的,最佳焙烧温度为500℃,交换样品在整个pH值范围内都具有较低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7.
对唐钢南区3200m3高炉技术进步进行分析.唐钢3200m3高炉开炉以来,通过优化炉料结构、稳定外围原燃料质量、实施设备改造、增加监控手段等措施的实施,优化了高炉操作工艺,使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烧结生产排放的SO2占整个钢铁工业的60%以上,是引起大气SO2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分析了烧结脱硫的三种方法:烧结前脱硫、高烟囱扩散稀释法和烧结后的烟气脱硫,并介绍了两种典型的烧结烟气脱硫工艺:新日铁活性炭吸附法和氨--亚硫铵法.指出脱硫应向高效化、资源化和经济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Al板上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热处理.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未经过热处理的TiO2薄膜的晶体结构是非晶态的;在400℃的空气中焙烧2h,薄膜出现锐钛矿相;650℃空气中焙烧2h后,薄膜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管状结构.薄膜中Al2O3的存在,抑制了TiO2晶粒的长大,提高了薄膜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氧化钛对可见光的响应,改善其在阴极防护方面的应用,利用液相沉积法在含Zn2+溶液中原位水热转化相结合的新方法,在不锈钢和玻璃表面合成了纳米氧化钛和铁酸锌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薄膜的物相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可见-紫外光光度计(UV-vis)测定其光响应范围已拓展到可见光区,用IM6e电化学工作站测定其光生电位负于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